《恢復生態系統,降低干旱風險:應對干旱的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農業共同點”系列的第二本報告。報告介紹了全球范圍內存在的干旱問題,探討了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在緩解干旱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同時還分析了土地退化與干旱之間的相互關聯,并從經濟學角度審視了與干旱相關的問題。此報告意在為政策制定者、實踐者和社區提供前瞻性戰略來應對干旱,并確保其符合環境可持續性、氣候適應能力和包容性發展等原則。
全球干旱情況
世界氣象組織(WMO)將干旱定義為“一種隱蔽的自然災害,在整個季節或更長時間內,降水量低于預期或正常值,不足以滿足人類活動和環境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干旱可被分為4個類別:氣候干旱,即降水量不足;土壤水分干旱(又稱農業干旱),即植物生長期內土壤水分不足;水文干旱,即地表和地下水體水分不足;社會經濟干旱,即用于人類活動的水分不足。干旱的定義和類型復雜,且在不同時間尺度上作用不一,這給分析、評估、監測和解決干旱問題帶來了挑戰。
干旱是嚴重的全球性問題,尤其在當前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背景下更為突出。預計到2050年,全球75%以上的人口可能會受到水資源短缺的影響。同時,干旱還引發土地退化,對自然和人類都構成了廣泛的挑戰。
干旱類型及其影響因素
從歷史角度來看,干旱已經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自1900年至2013年,有超過62萬起記載的干旱事件發生,并導致約262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在2000年至2019年期間,全球范圍內包括干旱在內的氣候事件造成了近百萬人死亡。地域上而言,非洲遭受了全球40%的干旱災害,這導致了大量社會經濟損失和環境惡化。此外,歐盟和英國每年因干旱所造成的損失不斷增加,并預計到2100年將超過650億歐元。
干旱是環境和生態系統退化的重要誘因,在地方和景觀層面造成土地和生態系統退化,尤其是對占地球陸地面積43%的旱地而言。氣候變化引起的水資源短缺引發了更為頻繁和嚴重的旱災。雖然旱地生態系統擁有對干旱的適應性,但這也需建立在可持續的水分管理之上。
人類對土地和水的管理影響干旱。社會因素如人口、生產方式影響社區對干旱的應對。另外,干旱影響生產,加劇不平等和沖突。
干旱和社會經濟影響
有效應對干旱仍是一項挑戰,很多應對措施仍以被動、危機導向為主。這凸顯了采取氣候行動和適應措施的迫切。需進一步了解人類活動對土地的影響及其與干旱的關系,以增加抗旱能力。
土地退化與干旱之間的聯系
科學研究表明,土地使用和土地覆蓋的改變(LULCC)影響土壤數量和性質、水循環和大氣循環,從而使干旱的嚴重程度和發生率增加。
土地退化往往伴隨著土壤侵蝕,其致使土壤表面顆粒流失、土壤剖面性質改變,可能導致土壤蓄水能力降低。土壤退化也會導致土壤板結、封閉,這會導致徑流增加、滲透減少。退化土地的土溫會升高。另外,退化土壤中的植物根系生長和生物擾動會減少。長期不當灌溉或使用含鹽地下水灌溉造成的土壤高鹽度會加劇作物干旱并降低作物產量,從而導致社會經濟干旱。
在水文循環中,植被覆蓋和土壤條件,如植被類型、淺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結構、根部孔隙等,在決定截流、滲透、徑流分區和地下水補給方面起著主導作用。植被損失通常會導致徑流增加、下滲減少、蒸發增加、土壤溫度改變,使生態系統更容易受土壤水分干旱的影響。
在大氣循環中,LULCC通過改變地面-大氣反饋和溫室氣體排放來影響氣候。LULCC首先致使地表物理特性(如地表粗糙度和反射率)發生變化,進而改變地表能量通量,并增加沙塵排放。這些變化影響局部小氣候,同時對大氣過程產生影響。其次,在過去幾十年中,LULCC行為,如森林砍伐和荒漠化等,減少了陸地碳儲存,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含量增加,造成人為的氣候變暖。
土地退化對干旱的潛在影響途徑
盡管土壤侵蝕通過以上三個途徑對干旱產生影響,但尚未有研究定量土地退化與干旱的直接聯系。因此我們只能說,土地退化影響干旱的嚴重程度和發生率。
NbS與干旱
NbS是保護、可持續管理和恢復自然生態系統或經改變的生態系統的行動,可有效并適應性地應對社會挑戰,同時為人類福祉和生物多樣性帶來益處。目前尚缺乏在干旱治理領域應用NbS的具體指導;人們往往將旱災與其它災害相提并論,忽略其周期性及其對土地和社會的影響。應參照IUCN《NbS全球標準》和地方治理經驗,完善應用于干旱的NbS。
要確保進行全面的景觀評估,考慮到生態系統的各種功能和目的及其相互關聯性,認識到土地和水對糧食和水安全、發展抵御氣候變化的能力以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多方面貢獻;要了解干旱背景下的體制和治理框架,考慮到影響干旱影響的間接因素;考慮土地、水、生物多樣性和干旱之間的相互聯系,改善土壤健康狀況,將生態系統復原力納入地方、國家和全球應對干旱的措施中。
抗旱經濟學
干旱作為一項經濟挑戰,具有受政策決定影響的獨特時空屬性。與傳統的分析框架不同,NbS為解決土地退化、氣候變化和與水有關的災害提供了積極主動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基于生態系統的適應和綜合水管理。它們可增強長期抗災能力。
對NbS的成本效益分析往往忽視其共同效益,如提高產量和生物多樣性。采用NbS往往需要大量前期成本,但能獲得長期的綜合收益。但由于對采取行動的效益與不采取行動的成本缺乏了解,各國傾向于采取應急措施,而不是積極主動地進行干旱管理。
許多土地使用者,尤其是南方國家的小農,缺乏啟動NbS的前期資金,故提供長期融資方案的金融機制對推進抗旱NbS至關重要。
為應對干旱風險籌資
在針對自然災害的投資中,用于風險防范的投資優先級較低,干旱風險防范也是如此。當下的援助和投資不足以建立生態系統抗旱能力,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
全球籌資機制和多邊基金在災害籌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如全球環境基金GEF、適應基金AF、綠色氣候基金GCF等。這些資金的規模在逐步擴大,但仍面臨諸多挑戰。
對國家而言,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將資金分配到政府部門、私營組織和家庭,以應對不同維度的旱災。災害保險可以為受災區域提供資金。對家庭和社區,氣候風險融資(CRF)是社區金融恢復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氣保險、小額信貸等新型金融手段正在發揮作用。
在干旱籌劃中應用NbS的機遇與挑戰
通過對現行與干旱相關的國際政策文件的分析和布基納法索、格魯吉亞和肯尼亞的案例研究,了解在國家層面通過干旱政策和與行動應對干旱的方式,及采用NbS的機遇與挑戰。在干旱規劃中實施NbS所面臨的挑戰包括:需要對社會挑戰進行優先排序,了解人類福祉的結果,并從戰略上解決根本原因??购瞪婕碍h境、人類、社會和經濟因素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需要全面規劃。
推進全球抗旱議程
為推進在規劃和應對干旱方面應用NbS,報告建議:
土地管理和基于生態系統的可選項
制定強有力的衡量標準,將干旱同土地及生態系統健康聯系起來;
加強機構能力,提高對土地退化與干旱之間聯系的認識;
采用景觀尺度的綜合方法,將NbS納入現有主流規劃工具;
將資金優先用于改善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加強規劃方面的主動投資,而非被動應對。
2. 投資可選項
為恢復土地和生態系統,規劃、分配內外資源;
戰略性地將私營部門融資納入干旱管理;
優先考慮當地利益相關者獲得抗旱資金的機會;
3. 政策可選項
為保證抗旱,將NbS納入可持續土地和水域管理;
作為干旱規劃的一部分,健全機構恢復土地的能力;
促進各部門政策的一致性,推動NbS;
確保包容性,尊重婦女、青年和原住民的權利;
制定全球干旱響應框架,明確NbS指標和指南。
采用綜合方法進行干旱治理
將NbS納入抗旱政策需要一種全面的、因地制宜的方法。通過彌合衡量標準、意識、資金和政策一致性方面的差距,決策者可以推動有效和可持續的抗旱戰略,促進將NbS納入全球、國家和地方各級的干旱管理工作。
編譯:程星雅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