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APP
作者:中環報記者陳媛媛
為提升公益訴訟檢察隊伍專業化水平,12月17日—12月2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廳和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聯合舉辦的“檢察官環境公益訴訟能力提升培訓”在貴陽開班。
高質效辦案需要提高哪些能力?
2017年7月,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全面實施,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是最初確定的“四個法定領域”之一。10年來,全國檢察機關辦理了108萬件公益訴訟案件,其中,53萬件案件來自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該領域已成為公益訴訟檢察最重要的領域,辦案數量最多、案件類型最豐富、覆蓋面最廣、社會影響最大,業務體系最健全,制度和理念走在前列。
如何在新起點上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檢察公益訴訟制度?今年,最高檢提出“一取消三不再”的檢察管理新要求,即取消一切對各級檢察機關特別是基層檢察機關的不必要、不恰當、不合理考核,不再執行檢察業務評價指標體系,不再設置各類通報值等評價指標,不再對各地業務數據進行排名通報,切實找準公益訴訟檢察服務改革發展的切入點,持續抓好法定領域辦案,緊緊扭住“可訴性”這個關鍵,嚴把案件質量關,不斷提升案件辦理的精準性、規范性。
“辦準、辦好有影響力的高質效案件,必須做到立案精準、程序規范、效果務實。有影響的高質效案件往往涉及重大疑難復雜的公益損害問題,對公益訴訟檢察人員的線索研判、調查取證、監督智慧、法律適用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程參與此類重大疑難復雜案件辦理,是有效的實戰訓練。”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二級巡視員呂洪濤說。
“衛星遙感技術并不神秘,工作原理與日常可見的攝像頭很像,就是在衛星上安裝高倍照相機,從外太空拍攝地球。”最高檢檢察技術信息中心電子證據一處副處長杜文玉現場演示了如何調取衛星遙感影像,利用歷史影像,比對所辦案件違建時間和地物變化,找出違法線索。“我們可以在衛星影像上勾勒邊框,計算出植被破壞面積,還可利用光譜分析河湖水質變化情況,給出一定的證據和調查方向。這樣,辦案人員就不用疲于奔命,可以運用衛星遙感影像 無人機現場偵查的手段固定證據,有利于打擊違規傾倒固廢、破壞耕地、偷排污水等違法行為。”杜文玉說。目前,最高檢檢察技術信息中心與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正共同起草衛星遙感影像證據化工作指南。
辦理氣候變化訴訟要注意哪些問題?
在應對氣候變化檢察公益訴訟實踐探索中,面臨哪些問題?又該如何解決?授課專家作出了解答。
依據我國法律,溫室氣體不屬于污染物,法律僅規定對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氨等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實施協同控制。行政公益訴訟有利于部門協同、政策協同以及減污、降碳協同。
企業持續排放溫室氣體,在行政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民事公益訴訟有發揮空間,通過預防性公益訴訟,降低氣候變化風險,對已經超排的溫室氣體,可以要求企業采取補植復綠、購買碳匯等方式彌補生態環境功能損害。
“檢察機關探索結合案情及不同環境要素的修復需求,適用補植復綠、異地修復、勞務代償、技改抵扣、碳匯認購等方式,最大限度保護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還可以提出懲罰性賠償訴求,但要注意必須是故意污染和嚴重后果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同時,還要考慮行政、刑事罰金等因素。”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主辦檢察官、三級高級檢察官易小斌說。
貴州省生態環境資源司法審判走在全國前列。2007年11月,貴州清鎮法院設立全國首家環保法庭,開始環境司法專門化探索。探索建立地域與流域相結合的環境資源審判機制、長江上游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司法確認、生態恢復性司法機制等四項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2023年,貴州省檢察機關辦理的公益訴訟案件入選最高檢典型案例超過前5年總和的一半。
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副庭長茍泰強著重介紹了貴州省開展林業碳匯方面的經驗。“違法企業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購買碳排放配額,該行為實質上是通過市場交易的方式承擔了民事責任,可以視為承擔了補償責任。”茍泰強說。
如何把握公益訴訟線索的“可訴性”?
在培訓會上,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原司長別濤介紹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再到進入二十一世紀,生態環境部門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任務和工作重點,幫助公益訴訟檢察人員了解生態環境部門的政策、法規和職責。“檢察官可以從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違法嚴懲、多元追責、多方監督、專項執法等角度尋找案件線索。針對行政部門不作為、監管不到位等問題,要充分利用法律監督手段,提起檢察公益訴訟,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別濤說。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副理事長汪勁介紹了生態環境法典編纂專家建議稿,講解了法典編纂的原理和方法,并總結了瑞典、法國、德國等國編纂環境法典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以及為何確定以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法典編纂立法目的和價值取向的原由。“檢察機關要對‘可持續發展’理論深入學習,做好公益訴訟制度頂層設計,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汪勁說。
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四川川法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所主任楊翠柏以我國人均資源占有率為例,談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不同省份可以依據各自的自然稟賦辦理相關的公益訴訟,同時拓展公益訴訟新領域,比如,自然景觀多樣性生態功能損失、災毀地生態保護、微生物資源保護等,充分體現檢察公益訴訟功能和作用。”楊翠柏說。
此次培訓分專題講座、現場教學、經驗交流三部分進行,109名檢察機關從事檢察公益訴訟業務骨干參加了培訓。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