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6月,通過學習黑龍江東升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科干部王曉紅數字標本我成為了物種庫一員。
截止2024年12月,我已經加入物種庫平臺開展自然保護地數字標本采集和濕地物種研究、監測和保護工作一年半了。
全國物種庫平臺給祖國各省市所有保護地干部提供了一個開展物種保護工作交流平臺,極大提高了中國生物多樣性的豐富度和全國業務干部的專業素養。
二、通過全國物種庫平臺,把祖國各省市、各個保護地鏈接起來,成為了一個保護地球生態安全、保護全人類安全的生命共同體,讓中國成為了地球村里一個超大型、高質量的自然保護地。
比如,每年東方白鸛、丹頂鶴等候鳥們,從繁殖地、停歇地到越冬地的國際大遷徙途中,全國各個保護地干部們通過物種庫平臺的候鳥遷徙動態報道和候鳥遷徙數字標本采集等,時刻了解候鳥遷徙的進程、發現的問題和解決的方式,提高了全國各個保護地干部們前后接力為候鳥安全遷徙保駕護航的成功率和護航效率,保護了候鳥遷徙安全,也極大震懾了捕殺候鳥、破壞自然保護地生態系統的犯罪分子。
三、通過中國物種庫平臺,讓東方白鸛、丹頂鶴等候鳥沒有了國界、省界、縣界和保護地界的限制,讓地球成為了候鳥等野生動物自由遷徙、安全生活的家園。
通過物種庫平臺,讓全世界、全中國的候鳥等野生動物們鏈接起來,成為一個生命共同體。
國際、國內自然保護地通過中國物種庫實現物種保護的成功案例:
1、俄羅斯遠東巴斯塔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中國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都屬于黑龍江濕地生態區,或者說是大三江平原濕地生態系統。
俄羅斯巴斯塔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球東方白鸛繁殖生活的最北方,巴斯塔克自然保護區監測干部隆基娜負責東方白鸛監測、科研、保護工作。
中國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境內東方白鸛繁殖生活的最北方,洪河自然保護區科研科長朱寶光負責東方白鸛的監測、科研、保護工作,朱科長說:在洪河自然保護區2024年繁殖生活的東方白鸛有513只。
同時,朱寶光科長與隆基娜科長又負責中俄之間東方白鸛監測保護交流及遷徙期間信息共享工作。
2、2024年10月9日,俄羅斯巴斯塔克自然保護區隆基娜科長(上圖)來到黑龍江洪河自然保護區,通過微信,隆基娜、朱寶光科長與方正螞蟻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資源保護科龐明路科長(上圖)共同交流了2024年東方白鸛秋季遷徙期間發現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案。
3、2024年秋季,當東方白鸛從俄羅斯巴斯坦克自然保護區(黑龍江流域)和中國黑龍江洪河自然保護區(黑龍江、松花江流域)開始遷徙時候,朱寶光科長(上圖左)把根據深入濕地監測與衛星追蹤器監測到的遷徙信息,及時通知了位于松花江中游的方正螞蟻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松花江流域中游)資源保護科長龐明路(上圖右)做好迎接和護航工作。
方正螞蟻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位于松花江南岸的哈爾濱市方正縣松南鄉、得莫利鎮有一片集中連片優質濕地,這里是東方白鸛南遷北歸重要的國際停歇地,每年6500只東方白鸛分批次過境、停歇45天左右。
4、東方白鸛從螞蟻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起飛繼續南遷后,江西省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江流域)副局長龔磊強會通過我們在物種庫上的實時報道及朱寶光科長通知做好東方白鸛的迎接和越冬保護工作。
5、巴斯塔克自然保護區、洪河自然保護區、螞蟻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直至鄱陽湖自然保護區這條遷徙通道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國際遷徙通道上,東方白鸛等候鳥先后經過黑龍江—松花江—飲馬河—伊通河—遼河—渤海—黃海—長江到達鄱陽湖越冬地。
根據朱寶光科長最新的國內外監測和衛星跟蹤數據證明,2024年通過這條遷徙通道遷徙的東方白鸛大概有6500只,占全球東方白鸛總數的三分之二。
我們通過物種庫平臺把東方白鸛在國際、國內各個保護地之間遷徙時間、數量進行了信息共享,實現了東方白鸛春、秋遷徙期間在各個保護地之間無縫隙的前后接力監測和護航,并即時通過物種庫進行了跟蹤報道和信息分享,讓國際、國內各個保護地變成了一個沒有國界、沒有省界、沒有保護地界限的大型自然保護地,確保了東方白鸛等候鳥生活、繁殖和遷徙安全,提高了世界和中國的生物多樣性豐富度。
四、通過中國物種庫平臺,提高了全國各個保護地專業干部們的專業修養和人格修養。
尤其是負責全國物種庫平臺技術維護的關注森林網編輯李紫霄老師,更是全國各個保護地干部做好物種保護的榜樣和不竭動力。
全國物種庫平臺運作以來,無論工作日、還是節假日、還是深更半夜,李紫霄老師對我們在開展物種調查和保護工作中遇到的的軟件使用難題都是有求必應,從來沒有推諉和敷衍,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科技工作者服務于生態保護的先進表率,極大鼓舞了我們全國各個保護地專業干部們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為黨和人民做好自然保護地物種保護工作的信心和動力。
五、通過中國物種庫平臺,讓全世界同行和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國人民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付出的艱苦努力,在提高和改善全球老百姓的生存環境方面取得的輝煌成績,贏得了全世界同行對中國人民保護生態環境的勇氣、智慧與能力的高度敬仰,讓中華民族的脊梁更直了,更硬了。
—哈爾濱市方正螞蟻河三角洲省級自然保護區資源保護科長龐明路
2024年12月26日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