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全球生物資源最豐富、 生命健康消費市場最廣闊的國家之一。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科學規劃、 系統推進“十四五”時期我國生物經濟發展。
在當下生命科學基礎前沿研究持續活躍,生物技術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生物經濟的發展能為人類應對氣候變化、資源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重大挑戰提供哪些嶄新的解決方案呢?
提升生物經濟創新能力
原創性、引領性基礎研究是生物領域技術創新的基石,也是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規劃》將“堅持創新驅動”作為“十四五”發展生物經濟的五個原則之首。
如今,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正在發生重塑變革,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科交叉融合等成為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技術創新的強大驅動力,必將給未來的知識創新和技術突破帶來重大影響。
日前,我國科學家通過對化學催化與生物催化模塊的深入研究,創新了高密度能量與高濃度二氧化碳利用的生物過程技術,在實驗室中首次實現從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成為科學家乃至全社會都在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這一突破令人振奮,但距離產業化應用還有比較遠的距離,仍然面臨巨大的科學和工程問題挑戰。從加快技術創新、推動成果走向產業應用的角度出發,首先還是要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布局,持續提升合成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許航說。
全面提升生物產業多樣化水平
“生物產業融合發展實現新跨越,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更加廣泛惠及人民健康、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鄉村振興、綠色發展”是《規劃》制定的“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之一。
對此,《規劃》提出,要培育壯大生物經濟支柱產業,加快生物技術廣泛賦能能源、環保等產業,推動生物農業、生物能源與生物環保等發展,拓展生物技術惠民應用試點示范,全面提升生物產業多樣化水平。
在助力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方面,《規劃》提出要依托生物制造技術,實現化工原料和過程的生物技術替代,發展高性能生物環保材料和生物劑推動化工、醫藥、材料、輕工等重要工業產品制造與生物技術深度融合,向綠色低碳、無毒低毒、可持續發展模式轉型。
例如,推廣應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品,重點在日用制品、農業地膜、包裝材料、紡織材料等領域應用示范,推動降低生產成本和提升產品性能,積極開拓生物材料制品市場等工作均是生物能源環保產業示范工程的重要發展方向。
同時,運用功能型微生物、酶制劑等生物技術,推動實現水體脫氮除磷、重金屬土壤修復、固體廢物利用處置,推動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發展污染物生物環境響應監測、生物降解和生物修復、生物資源回收利用等生物環保產業鏈也將成為打贏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助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司長王翔表示,生物經濟涉及面廣,覆蓋較多產業領域。加快生物制造技術賦能生物能源和生物環保產業是重要的部署之一。
“這其中包括發展高性能生物環保材料和生物制劑、功能型微生物、酶制劑,助力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開展新型生物質能技術研發與培育,推動化石能源向綠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轉型等。”王翔說。
健全生物資源監管制度
生物安全關乎人民生命健康,關乎國家長治久安,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確保生態安全和能源安全是《規劃》明確的重點發展領域之一:要順應“追求產能產效”轉向“堅持生態優先”的新趨勢,發展面向綠色低碳的生物質替代應用,滿足人民群眾對生產方式更可持續的新期待。
“《規劃》專門設置兩章對生物安全工作作出具體部署。提出要積極推進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加大生物資源保護力度,健全生物資源監管制度,開展生物資源全面普查,夯實生物資源保護技術基礎。”王翔說。
此外,《規劃》還詳細部署了確保生態安全和能源安全的發展方向。例如,著眼加快建設美麗中國目標,重點圍繞生物基材料、新型發酵產品、生物質能等方向,構建生物質循環利用技術體系,推動生物資源嚴格保護、高效開發、永續利用。同時,加快規模化生產與應用,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菌種與蛋白元件庫,推動生物工藝在化工、輕紡等行業推廣應用,構建生物質能生產和消費體系,推動環境污染生物修復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