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由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和北京基業長青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主辦的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4年會在浙江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圓滿舉辦。
本次年會以“信任與高質量的慈善”為主題,是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連續舉辦的第十六次年會。千名伙伴相聚杭州,既有基金會的朋友,也有來自其他社會組織與政府、企業、高校、媒體等各界人士,首次參加基金會論壇年會的伙伴達到六成。
*“信任與高質量的慈善”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4年會現場
兩天里,參會伙伴通過2場主論壇、14場平行論壇、1場慈善市集和1場晚會等活動,分享經驗與成果,與新老朋友深入交流,直面信任挑戰,共論高質量的慈善。
信而后立:
筑牢高質量發展之基
面對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基金會和公益組織如何克服困難、實現高質量發展,是本次年會重點討論的話題。
在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民政部原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孫偉林看來,公益慈善需要堅持多元、開放、合作、共建,增進互信,團結上下游,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民政部原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孫偉林在開幕主論壇致辭
中共成都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成都市社會工作協會會長江維認為,信任和空氣一樣重要。信任是社會資本中最為重要的元素,我們需要構建普遍的社會信任,促進廣泛的社會合作。
*中共成都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成都市社會工作協會會長江維在開幕主論壇發表主旨演講
開幕主論壇的圓桌對話探討了基金會管理條例修訂如何助力高質量的慈善。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專家、蘇州大學紅十字國際學院客座教授劉忠祥表示,基金會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處理好數量和質量、監督管理和培育發展、預防和追責這三組關系。廣東省法律援助基金會秘書長吳婧建議,修法應當重視基金會行業自律,可以學習借鑒其他自律機制較為成熟的行業,在行業內部消化風險。浙江工商大學英賢慈善學院副院長周俊認為,把行業自律搞好,增加監管部門對基金會行業的信任,才能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中致社會發展促進中心主任何國科、蘇州大學紅十字國際學院客座教授劉忠祥、廣東省法律援助基金會秘書長吳婧、浙江工商大學英賢慈善學院副院長周俊在開幕主論壇展開對話
正如《中國慈善家》總編輯劉婉媛所說,如果沒有好的行業自律,就會有嚴格的監管。如果沒有建立在規范管理基礎上的合作,行業生態就會惡化。如果沒有好的行業生態,行業機構之間的良性共創以及公眾對慈善公益的信任,也就無從談起。
*《中國慈善家》總編輯劉婉媛在開幕主論壇分享年度觀察
廣州市海珠區滿天星青少年公益發展中心首席執行官梁海光在年度觀察中分享了當前中小型公益組織面臨的挑戰,他認為,不管是自律還是他律,合理的監管對行業的信任建立非常重要,我們只有重視它,努力做得更好,才能贏得更多的信任,讓公益生態變得更好。
*廣州市海珠區滿天星青少年公益發展中心首席執行官梁海光在開幕主論壇分享年度觀察
自律得自由。在“規范募捐新浪潮下,公益組織的可持續發展”平行論壇上,相關方聯合發布《共建卓越·公益籌款倫理自律行動倡議書》,呼吁募捐主體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基礎之上,堅守籌款倫理追求,通過卓越的籌款行動增進社會信任。
浙江省民政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浙江省社會組織總會會長江宇表示,浙江將持續深化社會組織領域改革創新,通過規范化、透明化、專業化的管理,讓基金會更具活力、更具公信力、更具社會影響力。
*浙江省民政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浙江省社會組織總會會長江宇在開幕主論壇致辭
以人為本:
扎根社會議題,彰顯慈善力量
云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社會工作研究所所長向榮認為,對公益組織而言,最大的問題,是看不見人;一旦看見,力量就會發生,就有更多的可能性。
*云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社會工作研究所所長向榮在開幕主論壇分享年度觀察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守英指出,過去是解決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問題,接下來就是進城的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留不住、回不去的問題,這是我們新時代的農民問題,也是公益組織的人一定要思考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守英在閉幕主論壇發表主旨演講
浙江大學共享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實表示,推動共同富裕,縮小收入差距,要把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作為重中之重。通過賦能、平權,給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會,這與公益組織、慈善事業有很大的關系。
*浙江大學共享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實在開幕主論壇發表主旨演講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原一級巡視員孫楨表示,氣候變化已經成為星球級別的氣候危機,面對這一危機,慈善資金將扮演重要角色。中國的慈善資金應當面向全球南方,配合我們的產業投資和技術“聯合出海”,落實當地人民群眾真正的福祉。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原一級巡視員孫楨在“氣候變化風險新常態下的應急慈善與社區韌性”平行論壇致辭
深圳市恒暉公益基金會創始人陳行甲認為,公益慈善不是少數人的全力以赴,而是多數人的力所能及。我們是這個高速發展時代的“斷后者”,我們應當看見、聽見和陪伴那些沒有登上發展快車的”落伍者“。
*深圳市恒暉公益基金會創始人陳行甲在開幕主論壇分享年度觀察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項目總監曹帆認為,高質量的慈善應當把受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科技公司持續向公益行業釋放數字能力,公益行業也會反過來幫助我們更好地踐行科技向善。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項目總監曹帆在閉幕主論壇分享
青海省民和縣孝康養老服務中心主任李晶認為,無論什么樣的技術工具,最終都要為人服務。我們的服務需要在技術的助力下更加有溫度。
*青海省民和縣孝康養老服務中心主任李晶在閉幕主論壇分享
深圳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徐宇珊相信,一線的伙伴是社會議題最有效的解決者,因為他們最接近受益者、最接近一線、最接地氣。希望將來有更多的基金會與伙伴可以做到地位上的平等、關系上的信任以及全面的陪伴,讓資方和受助方相互成就、共同成長。
*深圳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徐宇珊在“以有效資助促有效公益”平行論壇分享
華南師范大學政治學教授唐昊認為,公益慈善最大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如果只關注到問題本身,相當于醫生只看到治病,沒看到救人。只有公益人、捐贈者都能夠從項目中獲益,都能夠收獲到自己的價值,公益事業才能夠永續發展下去。
*華南師范大學政治學教授唐昊在閉幕主論壇致總結辭
在阿里巴巴合伙人、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半暖公益發起人聞佳看來,公益是一件值得一生追尋的事情。她呼吁,公益行業從業者應當得到尊重,可以過體面的生活,做可持續的公益,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阿里巴巴合伙人、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半暖公益發起人聞佳在閉幕主論壇發表主旨演講
多元共創:
彼此看見,共同生長
多元共創,是基金會論壇年會的特色。變局時代,社會議題也更加復雜多樣。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利用新興科技,參與社會議題的討論與解決,是本次年會關注的另一個重點。
*14場平行論壇現場
“AI賦能公益新生態”“多元力量構建老年友好型社區”“鄉村的根與魂——青年治村和文化興村”“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與機遇”“多方聯動,讓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觸手可及”“大齡孤獨癥的全局與破局”“應急慈善與社會力量參與災害應對”等等,近50家承辦方一起共創了14場平行論壇,就高質量的慈善進行了深入探討。
“打開投資于人的想象力,創造5%的改變”平行論壇,將對話空間開放給參會者,邀請大家一起共創論壇,為公益實踐者打開了充分的表達和對話空間。
此外,本次年會平行論壇還發布了多份報告或指南,包括《中國基金會有效資助研究報告暨指南》《公益慈善下的社會化動員模式報告》《適應氣候變化的自然災害應對策略研究與實踐》《適應氣候變化的自然災害應對策略與路徑(手冊)》《基金會合規指南》《基金會探索籌款新領域——遺產捐贈的實踐與思考》《2024年度公益行業薪酬與人才管理實踐報告》等,以期有力支撐基金會和相關機構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決策和行動。
為本次年會提供志愿服務的有100多位志愿者,其中有許多是來自杭州師范大學的在校學生。她們在兩天的志愿服務中,給來自全國各地的參會者留下深刻印象,也展現了杭州這座城市的志愿精神。
*為本次年會提供服務的部分志愿者合影
江南大學大三學生張蕾在“閃電發言”中表示,公益絕不只是志愿時長的堆砌,而是“發現不對勁”和“解決不對勁”的過程。本次年會邀請長三角地區多所高校在校學生參會交流,給許多大學生朋友留下難忘的記憶。
*江南大學學生張蕾在閉幕主論壇作“閃電發言”
深圳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秘書長黃晨樂呼吁,面對行業存在的問題和現象,我們能做的事情是不要停止據理力爭和積極主動溝通。往前走一步,才有可能看到更多的希望。
*深圳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秘書長黃晨樂在閉幕主論壇作“閃電發言”
北京三一公益基金會能力支持業務總監王龍璽認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中國公益。正因為還有許多不完美,我輩才應該分外努力,既能在戰略上長期主義,又能在戰術上只爭朝夕。
*北京三一公益基金會能力支持業務總監王龍璽在閉幕主論壇作“閃電發言”
本次年會還開展了由眾多公益伙伴共創慈善市集和晚會活動,呈現多元的公益慈善面貌,讓參會者從不同角度了解公益前沿和公益人的風采,也讓參會者有更多的機會溝通交流、傳遞能量。
*慈善市集及晚會現場
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4年度輪值主席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姚瑤表示,基金會論壇是行業的平臺,16年的發展離不開每一位成員和伙伴的信任。基金會論壇存在的意義正如LOGO里的“C”字:connection連接、communication交流、consensus共識。
*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4年度輪值主席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姚瑤在開幕主論壇致辭
基金會論壇年會真正的活力,來自所有參會者滿滿的能量。在兩天短暫的時間里,這些能量不斷流動,不斷傳遞,不斷放大。在這里,獲取新知,分享經驗,彼此看見,共同生長。
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4年會已結束
感謝各位伙伴的關注與共創
歡迎持續關注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微信公眾號(CFF2008)、2024年會門戶等渠道,閱讀更多關于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4年會產出的精彩內容!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