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第二屆醫學影像產醫融合創新發展研討會順利召開,此次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下文簡稱“瑞金醫院”)、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放射醫學工程專業委員會主辦,交大-瑞金-聯影醫學影像先進技術研究院(下文簡稱“研究院”)承辦,聚焦磁共振、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模型等領域,會上放射學科同道交流實踐經驗,分享研究成果,促進科技合作與學術發展,共計300余位專家學者參與。
“醫學影像近年來發展迅猛,從傳統的x線攝片到如今的光子計數ct、多核mri等先進技術,已成為臨床疾病診療過程中的重要支柱。‘精準醫療,影像先行’,醫學影像不僅是臨床診斷的金鑰匙,更是醫療技術創新的前沿陣地,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加持下,醫學影像正在向更精準、更智能的方向發展,未來,隨著代謝成像、超高場磁共振等前沿技術的應用,醫學影像將會成為輔助疾病診療的重要手段。”瑞金醫院放射科主任、研究院副院長嚴福華在大會主持中講到。
瑞金醫院副院長、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海濤致歡迎詞,他在回顧先進影像研究院過去一年的成果時指出:研究院成立以來,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科研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成功引進了4名全球頂尖的學科帶頭人,建立了跨學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養機制,獲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課題2項,在最新出爐的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中,成功獲得3項資助,并獲上海領軍人才(海外)項目6項,申請專利10余項。同時,也配備了世界領先的儀器設備,如5t磁共振,為科研實踐與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實的硬件支撐。并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與各領域專家深入探討未來的發展方向。陳院長還系統闡述了醫學影像技術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推動技術創新和產醫融合方面的作用。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技術學院院長胡翊群提到,醫學影像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精準治療奠定了基礎,強調了人才培養和產學研合作的重要性。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的理事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終身教授馮曉源則指出了瑞金醫院在臨床成果轉化方面的優勢,并鼓勵各領域專家加強合作,推動新產品的開發與應用。聯影集團董事長、研究院理事長薛敏表示,產學研融合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將引發醫療行業的變革,聯影通過與臨床專家的緊密合作不斷取得進展。上海交通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磁共振診療國家工程中心主任徐學敏介紹了上海交大在磁共振成像等領域取得的突破,指出醫學影像技術在精準醫療中的重要性不可或缺,尤其是在臨床診斷和技術創新方面。
研討會包括主旨演講和磁共振前沿技術分論壇,磁共振彈性成像分論壇和磁共振功能成像分論壇,大數據模型3個分論壇,瑞金醫院溫寧、楊文潔、李若坤、楊英立、王超越、張櫟文等擔任各分論壇的主持人,其中,邵星鋒做《超高場高分辨率灌注成像》的精彩報告,介紹了如何克服超高場7t的各種挑戰,實現全腦高分辨率asl灌注成像在臨床腫瘤、煙霧病等疾病中的應用,并進一步開創性的提出了新的成像技術實現灰質層間灌注成像,為研究精細神經活動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此次研討會聚焦磁共振、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模型等前沿領域,體現了產學研聯動對醫療技術創新的關鍵作用,展示了來自各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涵蓋從精準醫療到微創治療的全方位探索。“無論是傳統影像學的突破,還是ai在重大疾病診療中的應用,均體現技術與臨床需求深度結合的巨大潛力。”嚴福華教授總結道,“只有通過跨學科的緊密合作,醫學影像技術才能更好地服務于臨床,推動未來醫學的變革與發展。”
撰文:張子晴 朱凡
上觀號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