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陳進民, 吳云鶴, 盧宸祺, 侯紹兵, 呂植桐 (2021). 2020年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分類變動匯總. 中國兩棲類 (http://www.amphibiachina.org/news).
2020年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分類變動匯總
陳進民1, 吳云鶴2, 盧宸祺2, 侯紹兵2, 呂植桐3
1 (安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重要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安徽省省級重點實驗室, 蕪湖, 241100)
2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遺傳資源與進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昆明 650223)
3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 510275)
物種分類變動的及時更新和總結是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為生物多樣性研究、保護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礎物種信息資料 (馬克平, 2015; Costello et al., 2015)。近年來,我國的生物多樣性研究發展迅速,分類體系不斷得到修訂,大量新物種被發現和描述,其中脊椎動物中兩棲爬行動物系統分類學發展迅猛,成果尤為突出 (Frost, 2020; Uetz et al., 2020; 中國兩棲類, 2020)。
鑒于此,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自2016年以來,每年組織國內相關研究團隊及時對上一年度分類變動進行匯總,并進行網絡發布 (王剴和蔣珂, 2016; 王剴和陳宏滿, 2017; 王剴等, 2018, 2019)。在2020年,更是系統梳理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分類變動情況,發表了《中國兩棲、爬行動物更新名錄》 (王剴等, 2020)。本文聚焦2020年研究進展,匯總了相關分類變動情況,并從類群、時間、地理分布等不同角度進行了分析、總結和展望,以期促進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為物種保護及管理政策變動提供基礎數據服務。
在此,本文匯總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相關研究資料,分析、討論了該年度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分類變動情況及特點。結果顯示,2020年,中國兩棲動物新描述1屬,恢復2屬有效性;新描述41種,恢復1種,新增國家紀錄4種;移除6種在我國的分布紀錄。另外,中國爬行動物新紀錄1屬,移除1屬,新描述30種,恢復2種,新增國家紀錄4種;移除2種在我國的分布紀錄。兩棲動物新物種描述集中在兩個科,角蟾科 (23種) 和蛙科 (13種);爬行動物新物種描述比較分散, 最多的是鬣蜥科 (8種)。從地理格局角度看, 兩棲、爬行動物新物種發現集中在中國西南地區,特別是在云南和西藏的邊境地區。
圖1. 2020年間描述的中國兩棲、爬行動物新物種類群分布情況。餅狀圖里的數字表示2020年每個科描述的新物種數目。
圖2. 2020年間描述的中國兩棲、爬行動物新物種地理分布情況。按省份分別統計兩棲物種和爬行物種的數目,符號"/"前的數字表示新描述的兩棲物種數目;符號"/"后的數字表示新描述的爬行物種數目。
圖3. 2015–2020年中國兩棲、爬行動物新物種數量。柱狀圖上的數字表示描述的新物種數目。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