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物科技的快速發展,生物農業逐漸成為未來農業發展新趨勢。2022年5月,我國首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規劃》明確了四大重點發展領域,其中之一就是順應“解決溫飽”轉向“營養多元”的新趨勢,發展面向農業現代化的生物農業,滿足人民群眾對食品消費更高層次的新需求。
生物農業包含生物育種、生物農藥、生物化肥、生物飼料等多個領域,是生物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農業的快速發展有利于推動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01
生物育種
生物育種作為農業領域的革命性技術,現已被列入我國科技發展重大戰略方向之一。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實施生物育種重大項目,扎實推進國家育種聯合攻關和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加快培育高產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鹽堿作物等新品種。
在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國內生物育種龍頭企業隆平生物,積極搭建分子生物學、遺傳轉化、性狀分析及一年四代回交等技術平臺。
在三亞實現熱帶四季不間斷的生物育種技術創新目標,布局全季、全產業鏈研發,推動行業從傳統育種到分子生物育種的升級。
02
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是指可用來防除病、蟲、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體本身及源于生物,并可作為“農藥”的各種生理活性物質。在市場與政策的雙向驅動下,農用抗生素作為生物農藥的重要一員發展迅速,并在大田和經作上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中國農牧巨頭大北農旗下綠色農華集團聯合國內 19 家生物農藥科研單位和企業,組織成立“國家生物農藥科技創新聯盟”,并持續加大投入布局了抗霉素、春雷霉素、阿維菌素等多個農用抗生素產品,助推生物農藥產業創新發展。
與傳統化學農藥相比,生物農藥安全性更高,具有環保性,對維護農產品品質和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03
合成生物農業
合成生物技術作為農業科技領域中最具引領性和顛覆性的戰略高技術,不僅為農業生產難題提供了革命性解決方案,還在提高農作物產量、改良農作物品質、助力綠色農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在提高農作物產量方面,合成生物技術能提高農作物將光能轉化為生物量的效率,促進農作物進行光合作用。在改良農作物品質方面,合成生物技術可改造生物遺傳物質,轉變作物基因,培育優良品種。
在助力綠色農業方面,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馬延和團隊歷時6年科研攻關終于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從頭合成。“向空氣要糧食”成為了現實,有效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04
小結
生物農業作為未來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健康化、個性化的膳食消費需求,落實“大食物觀”,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新引擎。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