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在醫藥、能源、材料、化工、農業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合成生物在世界范圍內受到高度關注。相對而言,我國合成生物產業起步晚卻發展速度驚人。業界人士預判,2024年我國合成生物產業格局將逐步清晰,以華熙生物等為代表的第一陣營會基本確立起來。
我國合成生物產業呈現增長快、集中度低等特點。一方面,我國入局合成生物賽道的企業數量持續增長。創業邦睿獸分析數據,我國合成生物學關聯企業共有925家,包括基礎層企業441家(占47.68%),平臺層企業54家(占5.84%),應用層企業430家(占46.48%)。另一方面,由于合成生物對關鍵技術要求高,各大廠商深耕的細分領域有所區別,我國合成生物的產業集中度總體處于偏低水平。
業內人士表示,過去數年我國合成生物領域一直未出現具備突出優勢的龍頭企業,未形成明確的產業競爭格局,但這一態勢正在發生改變,2024年我國合成生物產業格局有望進一步清晰。
過去一年,在行業發展過程中國內合成生物產業的第一陣營已基本“圈定”。根據2023合成生物學產業價值金榜,凱賽生物、華恒生物、華熙生物成為我國合成生物產業價值位列前三的企業,占據第一陣營。這幾家企業均為上市公司,實力較強,并在各自領域擁有明顯優勢。
其中,合成生物全產業鏈平臺公司華熙生物近年來表現可圈可點。作為國內較早布局合成生物的企業,華熙生物已經構建了一條覆蓋“研發創新、中試及產業轉化、市場轉化”的合成生物綠色制造全產業鏈,擁有從“基因編輯、菌種改造、細胞工程創造,到中試及產業轉化、再到市場轉化的”全鏈條能力。這種全鏈路發展模式,可能更適合合成生物產業的發展要求及特點,有望成為新的產業發展趨勢。
華熙生物在中試轉化上的能力尤其值得關注。華熙生物是國內最早認識到中試環節重要性并率先建設合成生物中試轉化平臺的企業,其在天津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中試轉化平臺,規劃64條中試生產線,目前已有30多條中試生產線投入使用,聚焦合成生物科研成果的中試及產業轉化。該中試轉化平臺擁有“柔性化、平臺化”兩大特點,能夠滿足不同物質對于中試各個環節的不同需要,提供更多的中試解決方案。這將有望推動我國合成生物產業轉化的進一步提速。
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多次提及“合成生物”后,2023年我國多地也密集出臺了支持合成生物發展的相關政策文件。伴隨合成生物產業格局的逐漸清晰化,合成生物企業短期內仍需共同做強基礎研究,做大應用市場,解決合成生物從0-1-10-100-1000的研發創新、產業轉化、市場轉化等關鍵問題,才能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