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札記??232
薺菜花開
11.17.臨渭區,氣溫7-9℃,白天無雨。
慢慢的,我能辨別出一些鳥兒的叫聲了。
清晨買菜回來,在院子門外聽到清晰又隱約的“箏,箏”聲,回音渺遠,我知道有啄木鳥飛來了。循聲仰望一會兒,才發現一只大斑啄木鳥在一棵高大的苦楝樹主干高處用喙啄擊不停,我佇立在馬路邊幸福地觀察起這只小鳥,它好像也想銜叨苦楝淡黃色的核果,而且是頭頸反轉180°,但它吃沒有,我到底沒看見。我知道啄木鳥這個“植物醫生〞酷愛吃蟲,它們偶爾也吃橡實、松子、稠李和草籽等植物性食物,但氣候變暖的初冬,大部分落葉木本和草本植物還沒休眠,一些昆蟲應該也沒進入冬眠,前幾日我就看到有蜜蜂??還在花朵上盤桓,啄木鳥現在吃植物果實也早了些。
收到了啄木鳥在家門口的問候,看到了我在院子里種下的君遷子的漿果正在喂食一只白頭鵯,雖然難得的周末連續兩天陰雨,但心情雀躍。
趁雨未落下,我又割舍不下地去了公園那小片白蠟樹下,公園里挺安靜,樹下也沒聽到鳥鳴,我思念的蠟嘴鳥沒有在樹上。
轉到那幾棵烏桕樹下,樹上的樹葉更少了,樹下鋪上了一層絢爛,但孩子們都在別處揀拾白蠟、銀杏、櫻花、楓類的樹葉,樹上也沒有望見飛鳥,烏桕樹下很冷清。
我又堅定地走向白蠟樹林,片林附近有幾個小孩子也在一片車軸草地里尋找四葉草,好像沒有戰果。這時,太陽穿過厚厚的云層,天空露出清冷的光芒,大地霎時明亮許多。但誰家大人在一旁催促,孩子們也沒有很遺憾地離去。
我望望白蠟樹梢,不見鳥蹤,就也走過去蹲下來試試運氣。也同樣暫無收獲。
然而,再來到白蠟樹下,我的小伙伴們已集結而來,一群有十多只,開始飛上飛下,“磕”起白蠟翅果,爭食嬉戲。它們是聰明的,已經放棄原有的落葉已久的那棵樹,換了另一棵葉子幾乎凋盡的樹,它們的蠟黃喙看著很堅硬,但應當還是喜歡“磕”果皮不枯硬的翅果。滿樹的翅果,有兩只鳥卻還要爭搶同一枝,即使搶不過,失敗的一只也不羞愧地遠離,仍落在同一樹枝的枝椏處,一同啄食,比賽起“磕”翅果的本領。還有一只,似乎知道有人觀察欣賞它,總是倒身攀抓樹枝摘鹐翅果,之后又站正剝食,然后又倒身,反反復復,樂此不疲。
與蠟嘴鳥結束美滿的約會后,我又走近不遠處那片車軸草,再次尋覓到幸運草。也又再訪烏桕樹,拍到一只靜棲的白頭鵯。它棲落在烏桕樹一枝枝葉依舊繁茂、葉片斑斕的樹枝上,沒有啄食種子,只是棲息靜望著,它也看到了我,并沒有飛去,任我觀賞,這應該是一只鳥中的“詩人”,也在欣賞思考初冬里美妙的秋色。
它不離開,我也就陪伴著,以至于過了午飯時間,我才收獲滿滿地回家。
我走著,看著,寫著,實際上就是嚅嚅弱弱地在告訴孩子:成長就是一種關于遠方的堅守,生命就應該是一種擁抱詩意的過程。
白天,還有友人問我:
——落葉會傷心嗎?
我說:
——不會。樹長一年,如人一生。
人過半百,慢慢懂得,生死離別如同四季流轉。
而樹有幾十年的輪回,雖然每個年輪遇見的光水寒暑不同,但每個年輪都有落葉的記憶。
看到落葉,傷心的是我們——人。因為我們還不知道有無輪回。
走著想著牽念著,我在馬路邊突然望見了一小叢白花。輕輕蹲下去,凝望這花——薺菜花開!
我對薺菜是熟悉的,是熱愛的,是有情結的。
新疆最西北的春天很短,但關于薺薺菜的記憶是刻骨銘心的。小時候,母親將挖回來的薺薺菜,洗凈晾干,少有地打兩個雞蛋用油炒熟,與薺薺菜一起做餡包餃子,這薺薺菜雞蛋餃子就是我童年對美食最高的體驗,直至今日,遙遠的鮮嫩醇香的薺薺菜雞蛋餃子仍然是我心目中無與倫比的美味。
我也隨母親去春天的田野剜挖過薺薺菜,那情景我只會回憶,拙筆無力描繪。但那心情與作家張潔的散文《挖薺菜》里所敘述的很相似:
“而挖薺菜時的那種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享受:提著籃子,邁著輕捷的步子,向廣闊無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薺菜,在微風中揮動它們綠色的手掌,招呼我,歡迎我。
……
那時,我的心里便會不由地升起一個熱切的愿望:巴不得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像薺菜一樣是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的。”
這種明朗而清雋的意境,一直影響著我對生命的理解,對善良的堅守,對大自然的摯愛,對事業的忠誠——“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薺菜,別名薺薺菜,十字花科薺屬1-2年生草本。
莖單一或從基部分枝。基生葉叢生成蓮座狀,大頭羽裂,長可達12cm,有柄;莖生葉互生,葉片窄披針形,基部箭形,抱莖,緣有缺刻或鋸齒。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小,花瓣白色。短角果倒三角形,開裂,角果壓扁方向與隔膜垂直。種子2列,細小,長橢圓形,子葉背依。花果期4-6月。
(十字花科植物專用的形態術語:
短角果:果實的長度不及寬度的4倍。
子葉背依(子葉橫疊):1子葉背面和胚根相對。)
薺菜耐寒,能長期忍受0℃以下低溫。適宜在 pH 值7.5-7.8的中性及微堿性土壤上生長。要求有較好的水熱條件和光照,在年降雨量350-800mm、海拔較低的平原地區生長良好。不耐炎熱,到6月份以后氣溫逐日升高便開始枯黃死亡。
分布極廣,全國各地均有分布。生山坡、田間。用種子繁殖,最適的發芽溫度為15-20℃,低于5℃或高于30℃時不發芽。種子發芽力可保持5年以上。
我學習的教科書上講“薺菜為常見田間雜草,幼苗可蔬食”。薺菜幼苗全株質地鮮嫩,富含水分和多種維生素,是頗受群眾喜愛的野菜。春采幼苗,秋采降雪前的越冬芽,其味道鮮美清香,炒食、做湯、做餡均可。東北民間常洗凈直接蘸醬吃。
薺菜花期早,是早春蜜源植物,也是中等飼用植物。早春萌發返青早,晚秋仍能大量繁殖,產量高,食用期長,適口性好,牛、羊、馬、豬均喜食。
全草人藥,可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明目、降壓、消積。用于痢疾、高血壓、乳糜尿、肺結核、腎結核、尿血等各種出血癥,并能促進子宮收縮。榆林地區外用搗汁點眼治目赤腫疼。花治久痢。根煎服可治赤白痢、結膜炎等。種子亦作白芥子入藥,能利氣,祛痰,散寒,消腫止痛。種子含油20%~30%,屬干性油,可制油漆、肥皂,也可食用。
《詩經》中《邶風·谷風》有詩句“誰謂荼苦?其甘如薺。”(邶bèi,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湯陰縣東南。荼tú,苦菜。)
天色已晚,已看不清路旁腳下的植物。當然,即使白天,我也不會興致勃勃地尋找采挖未打花苞的薺菜。即使再揀最鮮嫩的薺薺菜、再打真正的土雞蛋,再用農戶壓榨的菜籽油調餡,那薺薺菜雞蛋餃子最香最可口的只能屬于記憶了。
不過,這遼闊博大的大自然,這生生不已的植物,這種或許與輪回有關聯的與薺菜花的邂逅,讓我在落寞的冬晚心田頓時甘甜和溫暖起來——母親在遙遠的遠方還在牽念著我……
2024.11.17-18.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