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北制藥與微構工場宣布,雙方將圍繞“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有關指導意見和精神,以共同推動合成生物學相關研究和技術在醫學醫藥領域的應用為核心目標,在技術升級專項等方面,建立長期、堅實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戰略簽約儀式當天,華北制藥總經理劉新彥與微構工場創始人陳國強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華北制藥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玉祥,副總經理高健,與微構工場聯合創始人吳赴清、副總裁劉書溢,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圖| 華北制藥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玉祥(右三)、總經理劉新彥(中)、副總經理高?。ㄓ叶┰诰€上云簽約儀式上
圖| 微構工場創始人陳國強(右)、聯合創始人吳赴清(中)、副總裁劉書溢(左)在線上云簽約儀式上
共建合成生物平臺 推動醫藥小分子材料產業化開發
此次戰略合作,不僅是華北制藥與微構工場的一次強強聯合,也是合成生物學在醫藥應用領域的一次重要創新。當前,合成生物學用于醫藥行業,仍在在生產工藝和流通儲存等方面存有諸多難點。微構工場則采用生物合成途徑關鍵元件重塑、發酵工藝和分離純化工藝重構等為核心的高效生物合成技術體系,攻克了生產菌易染菌、發酵水平低、產物雜質含量高、分離純化收率低等技術瓶頸,這些技術成果應用到藥物的研發、生產,將有力推動合成生物在醫藥領域的布局。而華北制藥,則在原料藥發酵、提煉、合成、精制、環保,制劑藥研發、生產、國際注冊、國際貿易等全產業鏈具有較強優勢。同時,華北制藥還擁有工業微生物菌種選育子平臺“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抗菌素菌種中心”,這些都成為與微構工場戰略合作的基礎。除上述醫藥領域聯合創新外,雙方還將利用優勢生物資源,充分發揮生物合成平臺技術優勢,共建科研平臺——雙方將在華北制藥中央研究院共建博士后工作站。該平臺將共同提升菌種表達水平和生產工藝重構,不斷開發新產品。未來,該平臺還將升級為院士工作站。據了解,微構工場始終致力于合成生物新技術創新和生物產品綠色制造。利用陳國強教授的“下一代工業生物技術”體系,微構工場的嗜鹽菌底盤細胞,在團隊于2003年在新疆發現嗜鹽菌后,2015-2021年完成了5噸,2021年-2022年完成了200噸發酵罐多次多種PHA的生產。微構工場持續專注菌株研發,尤其是2018年之后菌株已連續迭代20次,利用全新的代謝路徑可生產PHB、P34HB、P34HBHV、PHBHHx、PHB5HV、P3HP3HB等多種材料。此外,微構工場在關鍵領域布局核心發明專利36項,產品管線全面覆蓋上述生物降解材料的生產和應用,以及戊二胺、四氫嘧啶、肌醇、氨基酸、3-羥基丙酸等產品管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雙方將能夠生產更多應用于醫藥領域的小分子材料,實現市場前景更廣闊的規模化生產。同時,雙方也將持續探索合成生物在醫藥領域的產學研轉化,推動新的應用落地,形成良性循環。
創新驅動 全面落實“十四五”生物經濟規劃
在不久前發布的國家《“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提出,要緊緊圍繞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發展變革趨勢,發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醫藥?!兑巹潯愤€明確提出,“開展前沿生物技術創新”,在高通量基因測序、生物檢測、合成生物、細胞治療、中醫藥治療、生物計算等方面進行了部署,對于我國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制高點,加快壯大生物產業、發展生物經濟、培育形成新動能將發揮關鍵作用。
這正是華北制藥與微構工場舉行戰略合作的初衷所在。
對于此次合作,張玉祥表示,華北制藥十分關注“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中關于生物醫藥方面的要求。與微構工場的合作,將是華北制藥用現代基因重組技術改造傳統發酵工藝,降低成本,綠色制造,促進產業升級的一次重要突破。面對新興的合成生物學,華北制藥繼續瞄準綠色生產、高精尖技術繼續攻關,提高現有產品質量,提升市場競爭力。
陳國強則指出,“十四五”生物經濟規劃指明了中國未來5-10年生物經濟的發展道路。此次與與華北制藥的合作,不僅僅是微構工場在醫藥產業方面的重要布局,更是合成生物學創新應用于醫藥領域應用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非常重視此次合作,希望能夠攜手華北制藥不斷推動全新的生物醫藥技術研發、生產和應用,為世界創造更美好的綠色未來。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