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識別、刷臉支付……AI技術正在滲透現代都市生活的諸多領域。但你有沒有想過,不僅是人類,有一天AI也能穿越城市邊界,來到野外,為動物的生息繁衍提供一份特殊的保護。
在新疆阿勒泰地區,有一條烏倫古河長達725公里,其長度約是北京到新疆距離的1/4。
在這條蜿蜒狹長的河道上,有一群神奇的家族——蒙新河貍。
“因為它在亞洲只分布于蒙古國和中國的新疆,所以叫蒙新河貍。這個物種在我們開始工作的時候,它的種群數量僅剩500只了。500只什么概念呢?我們對于一個生物群落的判定,低于400只,這個種群就會不可避免地走向近親結婚以及衰退了。一旦低于400只以后,其種群狀況便很難逆轉了。當時,蒙新河貍作為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它正處于種群消亡的邊緣。”阿勒泰地區自然保護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對外聯絡人方通簡告訴中國環境報記者。
蒙新河貍。 阿勒泰地區自然保護協會供圖
河貍數量雖不多,但保護區涉及的面積卻不小。為了保護好河貍,協會用上了高科技手段。
協會的發起人初雯雯和她的團隊,在野外精心布下500臺紅外相機,通過紅外監測,可以及時獲取與保護相關的數據。然而怎么處理拍攝到的海量圖像數據卻成為一個難題。
“我們需要在這海量的圖像中捕捉與河貍生息繁衍有關的內容。我們測算過,一年的數據產生量超過400Tb,如果想要完全把這些數據消化,需要數千小時的人工工作量,往往是去年的數據還沒有消化完,新的一年又攢了一大堆數據。人眼識別的速度遠遠跟不上紅外相機記錄的速度。”方通簡說。
當初雯雯的團隊正為處理不完的海量拍攝素材苦惱時,一家手握AI技術的北京研發團隊Baller-Tech正在尋找將 AI 算法落地野生動物保護中的場景。
“我們就像星星遇到月亮,一拍即合,實現了一場從新疆到北京相隔幾千公里的雙向奔赴。”向記者介紹最初的相遇時,方通簡不無感慨。
這不是第一次人們通過AI對大自然的生物進行“海選”,但卻是難度不小的一次。
野生動物之間存在物種差異,用AI識別大熊貓不算特別難,但到了靈活易動、體積偏小的河貍這里,要迅速識別個體,卻是又一個全新的挑戰。
于是,跨學科的合作就在一個個花火中建立。人工智能與野生動物保護,這兩條看似沒有交集的平行線,在蒙新河貍保護的共同目標上交匯了。
“雙方的合作賦予了AI前沿技術更多的溫度。但隨著項目推進,科技團隊也意識到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Baller-Tech需要不斷調整、優化,但還是遇到了瓶頸——算力的問題。所以我們一直希望找到更強大的人工智能團隊支持,后面了解到騰訊云依托騰訊優圖實驗室等頂級AI研究團隊,在云上 AI 技術發展這一塊非常領先,當下就決定尋求騰訊云的技術支持。“協會的工作人員說。
騰訊云為這場遠距離的“雙向奔赴”提供了便于開發者的部署、擴容、查詢、展示一站式服務,使團隊成員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河貍的AI核心研究與開發上。
“有了騰訊云的支持,過去人工識別需要兩三個月或者長至半年都干不完的事情,現在兩天就能完成。這4年來,通過我們的努力以及各種因素,河貍實實在在增加了100多只,這個數字令人欣喜。”方通簡告訴記者。
如果打一個比喻,野生動物保護不是800米疾跑,更像是一場馬拉松。對于協會而言,用AI技術快速識別河貍,幫助和保護這些可愛的物種之外,他們還做了很多其他項目。
其中,河貍食堂、河貍守護者、河貍方舟便是有名的蒙新河貍保護“三部曲”。
“‘河貍食堂’是在烏倫古河流域種下了60多萬棵灌木柳的小樹苗,較大面積地修復了包括河貍在內的很多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灌木植被群落,比較大地緩解了它們因為缺乏食物資源導致的棲息地缺乏的問題。”方通簡說。
“河貍守護者”則是針對自然保護專業的從業人員數量很少的問題而建立的項目。“我們在培訓當地的社區原住民,給當地的哈薩克牧民上課,我們當時沿著烏倫古河750公里的河道,整個把他們全部訪問完。訪問完了以后,通過‘河貍守護者’的公益項目,我們發起了190戶大概500個牧民來參與我們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現在叫‘自然保護公益巡護員’,把從業力量缺乏的問題解決了。”
三部曲中,還有一個與騰訊公益合作的“河貍方舟”,還有另一個名字——阿爾泰山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它也是我國在國際山脈阿爾泰山地區的第一所專業野生動物救助中心。
“‘方舟’給人的意象是類似一種及時的救援,所以我們成立了這個中心。要保護好蒙新河貍,及時的意外救援也很同樣重要。方舟中每天可完成3—5臺手術,全年至少可以救助500只左右的野生動物。”方通簡告訴記者。
4年間,“河貍三部曲”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蒙新河貍種群數量上漲了20%,這是自有觀測數據以來,蒙新河貍在國家數量的最高的峰值。
“我們這個團隊很多都是90后,不少都是全職志愿者,在很多人看來,不算是一份特別穩定的工作。但看著一個可愛的物種可以在我們的保護下,有更好的生活,有更完整的族群,這些就足夠了。”方通簡說。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