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調動基層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積極性,2022年,生態環境部首次開展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征集遴選活動,篩選出一批具有全國示范價值的優秀案例。我們特開設“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欄目,展示好的經驗做法,供各地交流借鑒。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湖北五峰后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
湖北五峰后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總面積10340公頃,屬于武陵山脈東北支脈,在湘鄂兩省的天然分界線上。自然地理條件的復雜性和過渡性孕育了生物資源的復雜性和過渡性,這里是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典型植被的過渡區,是中國種子植物三大特有現象中心的“川東—鄂西特有現象中心”的核心地帶。后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先后榮獲全國林業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國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先進集體、宜昌首屆生態環境保護獎。2019年在生態環境部等七部委開展的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評估中,排名位列全國第二、湖北省第一。
近年來,后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主動創新求變,守好生態文明主戰場,勇當生態保護排頭兵。一是創新保護理念,守牢資源紅線。在全省率先使用新技術規范開展勘界立標,明確保護范圍。啟動新一輪本底調查,獲得2000GB資源調查數據,編撰科考專著12本,在全國最先用PDA采集數據、最先自主開發科考APP、最先實行全網格調查法、最先制作集新型技術與傳統規范于一體的新型植物標本。二是創新保護手段,提升保護能力。通過5年時間在全國率先建成“1+N”信息監測管理平臺,形成“天空地一體化”管護監測系統,將自然保護區管理由傳統粗放型轉變為技術質量型。三是創新治理方法,實現社區和諧。率先制定自然保護區《農村居民住房建設管理辦法》和《社區居民基本生活用材(柴)替代能源補貼辦法》,出臺生態移民搬遷初步方案,用政策保生態,用資金買青山。率先實現社區管理數據化,創造性建立社區“一戶一檔”,為居民建立獨立電子檔案,在“1+N”監管平臺上實行動態管理。四是創新發展方式,探索生態價值轉換。開展科普旅游,轉化資源價值。優培物種基因,體現科研價值。
智慧保護區管理平臺
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安裝紅外相機
對比1999年,新一輪科考數據顯示,后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維管束植物從2292種增加到3302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從25種增加到76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從369種增加到417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從58種增加到66種。
后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用先進的PDA采集、科考APP,實行全網格調查等創新性保護手段,完善信息監測管理平臺,提升監測能力,為保護動植物棲息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奠定了基礎。這為各類自然保護地和其他生物多樣性豐富地區生物多樣性調查和監測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提供了重要經驗。
供稿 |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
編輯 | 宋祥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