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www.sp2000.org.cn/CoLChina
生物類群和物種數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0版共收錄物種及種下單元122280個,其中物種110231個,種下單元12049個。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0版收錄了以下生物類群(物種數, 種下單元數):
【動物界】: 環節動物門(488,20)、節肢動物門(40806,2019)、腕足動物門(8,0)、苔蘚動物門(197,0)、脊索動物門(7922,1979)、刺胞動物門(1520,6)、棘皮動物門(588,9)、螠蟲動物門(11,0)、內肛動物門(8,0)、半索動物門(7,0)、軟體動物門(2303,44)、粘體動物門(39,0)、線蟲動物門(192,0)、紐形動物門(58,0)、帚蟲動物門(4,0)、多孔動物門(165,7)、星蟲動物門(43,1)。其中,脊索動物門包括輻鰭魚綱(4709,97)、軟骨魚綱(240,1)、兩棲綱(481,0)、鳥綱(1445,1766)、狹心綱(4,0)、哺乳綱(564,115)、盲鰻綱(13,0)、七鰓鰻綱(3,0)、爬行綱(463,0)。
【細菌界】: 放線菌門(45,0)、擬桿菌門(30,0)、綠細菌門(1,0)、藍細菌門(158,5)、厚壁菌門(48,0)、變形菌門(181,1)。
【色素界】: 硅藻門(1245,405)、卵菌門(421,0)、雙環菌門(12,0)、褐藻門(292,8)。
【真菌界】: 子囊菌門(4190,0)、擔子菌門(7479,222)、壺菌門(77,0)、球囊菌門(217,0)、接合菌門(516,0)、歸屬待定(14,0)。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31533,6631)、角苔門(27,0)、真蘚門(1988,148)、綠藻門(199,18)、裸子植物門(264,85)、石松門(152,1)、地錢門(1059,89)、蕨類植物門(2075,128)、紅藻門(496,12)。
【原生動物界】: 變形蟲門(1187,0)、絲足蟲門(6,0)、領鞭毛蟲門(2,0)、纖毛門(497,1)、雙鞭毛蟲門(253,50)、滲養門(3,0)、放射蟲門(537,10)。
【病毒】: 雙鏈DNA病毒(368,27)、雙鏈RNA病毒(35,26)、單股負鏈RNA病毒(51,12)、單股正鏈RNA病毒(131,56)、逆轉錄病毒DNA或RNA(5,0)、反轉錄病毒(25,9)、單鏈DNA病毒(36,20)、類病毒(4,0)。
2020版的變更:
在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19版的基礎上,2020版的內容主要有以下變更: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雙翅目新增潛蠅科,花蠅科,小花蠅科,寡脈蠅科,蜂蠅科,麗蠅科,卡密蠅科,濱蠅科,鳥蠅科,甲蠅科,斑腹蠅科,稈蠅科,液蠅科,腐木蠅科,眼蠅科,隱芒蠅科,芒蠅科,擬果蠅科,燕蠅科,細果蠅科,突眼蠅科,果蠅科,鼈蠅科,水蠅科,廁蠅科,棘股蠅科,日蠅科,虱蠅科,縞蠅科,尖尾蠅科,尖翅蠅科,刺股蠅科,瘦足蠅科,葉蠅科,蠅科,指角蠅科,幻蠅科,蛛蠅科,樹創蠅科,狂蠅科,禾蠅科,草蠅科,樹洞蠅科,蚤蠅科,酪蠅科,頭蠅科,扁足蠅科,廣口蠅科,莖蠅科,蜣蠅科,短角寄蠅科,麻蠅科,糞蠅科,沼蠅科,鼓翅蠅科,小糞蠅科,蝠蠅科,圓目蠅科,蚜蠅科,寄蠅科,實蠅科,奇蠅科,岸蠅科,斑蠅科,螢蠅科,共計9335個物種及種下單元,11495個同物異名。脊索動物門兩棲綱新增65個物種及種下單元。
【色素界】: 卵菌門新增14個物種及種下單元,絲足蟲門變更到原生動物界。
【真菌界】: 子囊菌門新增571個物種,調整減少241個種下單元;擔子菌門新增4929個物種及種下單元和973個同物異名;壺菌門新增17個物種,調整減少1個種下單元;球囊菌門移出8個物種及種下單元;接合菌門新增110個物種,調整減少32個種下單元。
【植物界】: 被子植物亞門調整為被子植物門且新增435個物種,調整減少24個種下單元,新增288個同物異名;蘚類植物門中文名調整為真蘚門,新增12個物種;裸子植物亞門調整為裸子植物門;蕨類植物門中分出石松綱到石松門,移出183個物種及種下單元;苔類植物門調整為地錢門。
【原生動物界】: 絲足蟲門由色素界移入;變形蟲門新增680個物種,調整減少61個種下單元;領鞭毛蟲門新增1個物種。
物種2000中國節點秘書處:
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辦公室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香山南辛村20號(郵編100093)
電 話:010-62836603
技術聯系人:
林聰田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5號(郵編100101)
電 話:010-64807129
郵 箱:linct@ioz.ac.cn
圖片:
封面左:泛叉毛蚊 Penthetria japonica,拍攝者:李竹;
封面中:藍喉太陽鳥 Aethopyga gouldiae,拍攝者:羅旭;
封面中:姑婆山馬鈴苣苔 Oreocharis tetrapterus,拍攝者:溫放;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0版由中國科學院戰略先導專項(A類)“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XDA19050202)支持,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承擔,聯合植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海洋研究所、成都生物所等多家單位共同建設,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提供科學指導。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