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飼料的應用有助于開發非常規飼料資源,降低養殖成本;有利于節約糧食,減緩人畜爭糧的問題;可降低畜禽糞氮、糞磷的排放量,大幅度降低環境污染,促進畜牧飼料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減少養殖環節抗生素使用,對獲得優質安全的畜產品具有重要意義。
“水稻秸稈不能燒,爛在田間會影響后續耕作,還易導致病蟲害,成了‘生態包袱’。”近日,湖南省常德市農業農村局農業資源保護與利用科負責人羅元峰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常德探索水稻秸稈產業化利用新模式,將回收的水稻秸稈制作成青貯飼料,將“生態包袱”變成“綠色財富”。
“我國飼料工業發展突飛猛進,生產持續增長,集中度不斷提高,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但也面臨資源約束日益突出、個別環節質量安全隱患仍然存在等挑戰。大力發展生物飼料,是確保未來飼料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方向和戰略舉措。”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辛國昌說。
不僅綠色環保還可減少抗生素使用
《中國生物飼料行業市場調研及“十四五”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指出,生物飼料是指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為對象,以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等現代生物技術為手段,利用微生物酶解發酵開發的安全高效、環境友好、無殘留的新型飼料資源和飼料添加劑的總稱。生物飼料包括生物發酵飼料、酶解飼料、菌酶協同發酵飼料和生物飼料添加劑等。
生物飼料的取材非常廣、成本也相對專用飼料更加經濟實惠,并且生物飼料具有可再生性。生物飼料的應用有助于開發非常規飼料資源,降低養殖成本;有利于節約糧食,減緩人畜爭糧的問題;可降低畜禽糞氮、糞磷的排放量,大幅度降低環境污染,促進畜牧飼料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減少養殖環節抗生素使用,對獲得優質安全的畜產品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生物發酵技術在改善飼料品質、提高利用效率、促進動物健康等方面的效果較好,生物飼料產品的市場接受度日益提高,已成為一個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
以生豬生態養殖為例,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院長、教授汪以真說,“生物發酵飼料是一種含有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的生物活性飼料,微生物發酵可以通過改變飼料底物的理化特性,提高飼料的消化利用率。同時在發酵過程中,可以擴大培養益生菌菌體,進而通過益生菌的作用,維持豬的腸道微生物穩態,改善其腸道功能和機體免疫,最終達到生豬機體健康提升和優質安全生產的目的。”因此,使用生物飼料是非洲豬瘟、飼料禁抗和環保壓力背景下實現生豬健康綠色生態養殖的重要舉措。
此外,生物飼料還可以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供應鏈、構建利益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生物飼料上游關聯種植業,下游關聯養殖業和無抗畜產品加工業,能夠大力帶動種植和養殖業健康發展,是打造種植業、養殖業和無抗畜產品加工業三大產業融合的重要抓手。生物飼料高質量發展必將促進種植業、養殖業和無抗畜產品加工業三大產業融合。
綜合施策助力生物飼料產業發展
我國高度重視生物飼料產業發展,綜合施策,從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有力促進了產業規范化健康發展。
生物飼料領域第1個團體標準《生物飼料產品分類》于2018年1月1日發布,《發酵飼料技術通則》于2018年9月7日發布,正式結束了生物飼料市場混亂、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的局面。
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快生物飼料開發應用”,為生物飼料產業加快發展指明了方向。此后,自2011年國務院修訂發布《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以來,又對《條例》進行了3次修訂。
農業農村部依據《條例》規定,按照國務院“放管服”改革有關要求,及時制定發布相應的配套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累計制定了5個部門規章、16個規范性文件,發布實施了600余項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初步形成了相對完善的飼料管理制度體系。
全國各地也出臺了有關政策,大力發展生物飼料。如早在2009年,貴州省政府印發了《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發利用農作物秸稈生物飼料推進我省生態畜牧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該意見提出,科技、農業部門以及大中專院校、科研機構、龍頭企業要積極引進和消化省內外的先進技術,開發、集成適宜貴州省不同區域、不同養殖方式的秸稈生物飼料多樣化利用技術體系,加快生物飼料研發及其成果的轉化應用,提高秸稈生物飼料的營養價值和利用率、消化率,增強適口性。今年3月30日,黑龍江省政府印發的《黑龍江省“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正式發布并實施。規劃明確,推動獸藥產業接軌先進水平,培育壯大生物飼料產業,謀劃建設微生物制劑、發酵飼料、飼用維生素、新型飼料蛋白等飼料添加劑和生物飼料項目。
生物飼料的未來機遇將與挑戰并存
“政策和標準的建立對我國生物飼料行業的規范性和健康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使得我國生物飼料產業發展迅速,年產量已超過400萬噸。目前,我國僅從事生物發酵飼料生產的企業就有1000余家。其中,發酵豆粕、酵母培養物、發酵糟渣和發酵構樹葉等發酵產品呈穩定增長趨勢,在飼料和養殖行業得到廣泛應用。”汪以真表示。
預計到2025年,生物飼料產品市場份額將達到2000億元/年,而且生產技術和應用技術水平將大幅度提高并實現標準化。
《中國生物飼料行業市場調研及“十四五”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指出,發展健康、環保、高效的無抗替代品成為飼料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生物飼料將成為未來飼料行業抗生素減量替代的重要環節之一。隨著養殖行業日趨規模化、集約化,將有力促進生物飼料行業的快速發展。
雖然我國生物飼料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但現階段,我國生物飼料整體研發和產業化水平還有待提高,在產業發展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標準制定方面,目前我國生物飼料產業急需研究制定完善具體的產品標準、質量檢測評價方法標準、標簽標識標準,以及生物飼料添加劑標準等。在生產制備方面,要提高菌種性能、原料配比科學性、產品穩定性等,減少雜菌污染,培養更多規模化生產工程技術人員。在推廣應用方面,動物營養和微生物營養的協同性和安全性認識仍需提高,營養數據庫和合適添加量尚需完善。在行業管理方面,生物安全防控和生物飼料評價體系的安全預警平臺工作力度需要繼續加強。
相關鏈接
全球生物飼料技術、產業發展迅速
國外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研發微生物發酵飼料。最初用于生產生物飼料的原料主要是一些富含纖維素的固體殘渣(稻草、秸稈、甘蔗渣等)。
隨著技術的進步,國外生物飼料的發展迅速,原料也越來越廣泛,所采用的益生菌菌株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在生物飼料的應用方面,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生物飼料的使用比例已經大于50%;德國已有超過15%的豬場采用生物液體飼料;荷蘭、芬蘭規模化豬場應用生物飼料飼喂率達到60%;法國使用流體生物飼料設備的豬場約占豬場總數的15%。
在生物飼料技術研究方面,通過專利檢索發現,在全球范圍內,從2012年開始,相關專利數量快速上升,全球生物飼料技術進入研究爆發期。
【來源:科技日報】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