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港大講堂”第11講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港成功舉辦。活動由廣東省人社廳、廣東省科學院聯合主辦,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以“中國微生物安全與健康科學大數據庫構建及其創新應用”進行分享與交流。廣東省人社廳、省科學院、省食品學會以及有關院校師生代表200多人現場參與互動,線上平臺共計14.1萬人次觀看直播。
事關餐桌安全
應更好發揮微生物作用
“我們吃的東西安全嗎?”“假單胞菌屬、不動桿菌屬、氣單胞菌屬、嗜冷桿菌屬、微球菌屬、芽胞桿菌屬、明串珠菌屬和鏈球菌……這些與安全健康有什么關系?”
帶著種種疑問,觀眾的關注點漸漸被吳清平院士帶入了微生物領域。微生物對人類健康生活影響深遠,由于微生物數量多,分布廣,大量具有優良性狀的微生物資源“深藏庫中無人識”。吳清平院士介紹,目前人類所認識的微生物不到總數的10%,而被利用的不到1%。微生物在眾多領域發揮著重大作用,特別是飲食健康方面,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餐桌安全。
核心種質和系統組學大數據缺乏、高毒力持留基因型(HVPG)危害與傳播規律不清……食品安全領域中,仍有很多尚未解決的關鍵問題,制約了我國食品安全體系建設。
為解決食品微生物安全核心難題,吳清平潛心微生物學科研究,主導開展了“中國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學大數據庫構建及其創新應用”項目。吳清平說,構建龐大的微生物大數據庫,是為了篩選出具有高活性健康功能的微生物,進一步促進人類健康。該項目以“大數據”—“菌種基因”—“新靶標”—“控制關鍵技術”為主線,實現了從科學大數據庫構建到產業防控應用的系統性重大原始創新,解決了我國食品微生物安全“卡脖子”的重要科技問題,使微生物污染率下降了90%以上,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微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為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2021年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廣東要抓住契機
引導更多人才投入微生物事業
互動交流環節,來自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的企業代表說,希望能夠與吳清平合作,將微生物大數據庫運用到食品安全檢測中去。吳清平介紹到,目前該項目成果已經與多家企業合作,并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益,已推廣至全國6000余家食品企業,極大保障“舌尖安全”。在廣東,近3年10家應用該成果的單位新增銷售額109.09億元,新增利潤15.70億元。
微生物大數據作為新興賽道,已成為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新市場,各國之間筑起了一道堅固的技術壁壘,吳清平認為,要想打破技術壟斷,就離不開科技創新,把握科技創新,就需要一批素質過硬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食品科技創新浪潮中的主力軍在青年,創新發展微生物大數據的中堅力量在青年。吳清平說:“我國微生物發展走在世界前列,廣東省要抓住微生物發展契機。”充分結合粵港澳三地資金、政策以及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引導更多的人才投身微生物事業。他號召大灣區青年學者既要“頂天”,還要“立地”,要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為構建大而強的中國食品工業體系和食品產業鏈作貢獻。
接下來,廣東省人社廳將立足灣區建設,匯聚粵港澳三地優勢,不斷強化全省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服務體系,優化人才生態環境,鼓勵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梁、當主角”,促成更多的微生物研究成果落地,為共建食品生態健康圈,走好科技創新發展路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推動大灣區食品產業生態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