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遼寧沈陽,滿目翠綠、春意盎然。
近180萬畝水稻田全部進入春播;草莓、葡萄、香瓜等多種本地果蔬大量上市;滿載農產品的貨車發往全國各地……
這座工業大市在農業發展上交出了優異答卷。2023年,沈陽市糧食產量83.92億斤,創歷史新高;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1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3%,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2位。
當前,沈陽市正以打造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排頭兵為己任,在建設農業強市上持續發力,通過“品牌引領產業發展 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
航拍沈陽稻田。新華網發 劉配成攝
立足資源稟賦 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
運苗、上苗、插秧……走進沈陽市遼中區茨榆坨街道小蓮花村,拖拉機和插秧機的馬達聲不絕于耳,幾個月后,這片“翠綠”將蛻變成“金黃”,收獲濃濃稻香。
說起收益,村民老韓一臉自信:“咱沈陽大米從來不愁賣!”
富含有機質和礦物質的黑土層、優質溫潤的遼河水源、年均長達2500多小時的日照和恰到好處的晝夜溫差,使沈陽成為世界公認的水稻種植“黃金帶”。
民以食為天,食以土為本。
從白山黑水中走來的沈陽,自帶“肥沃”屬性。沈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沈陽地處北緯42°農作物種植“黃金帶”,雨熱同期、晝夜溫差大,利于作物積累養分,農副產品是天然的“黑土優品”,品味獨特、品質優良。
沈陽大米、遼中肉牛、康平地瓜、寒富蘋果、小梁山西瓜、永樂葡萄……沈陽人的“米袋子”“菜籃子”“肉案子”“果盤子”一年四季都不缺好味道。
農民在水稻田中賽龍舟。新華網發 李永宏攝
但舌尖上的好味不僅來自于土地,良種優技也是制勝武器。
近年來,沈陽在種業振興上持續發力,實施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支持“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發展,構建具有行業引領作用的現代種業產業體系。
同時充分發揮沈陽農業大學、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和沈陽市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以及陳溫福、李天來兩位農業學部院士的資源優勢,建強國家級玉米生物育種實驗室、省級北方粳稻育種重點實驗室,推進院士工作站水稻特異性育種創新,用良種成就良品。
立足資源稟賦,沈陽樹立大食物觀,建強蔬菜、畜牧、漁業生產保供基地。蔬菜產量和播種面積均占全省1/5,位居全省首位。除滿足本地需求外,沈陽農產品覆蓋東三省、輻射京津冀,遠銷長三角、粵港澳等地區,為保障北方地區乃至全國“菜籃子”安全作出突出貢獻。
完善產業鏈條 打造強農富農支撐點
“嗞、嗞、嗞”火熱的烤爐上,新鮮的生雞架正在接受高溫的炙烤,隨著油脂溢出,雞架逐漸變色,撒一把白糖,再噴上白醋,香味撲鼻而來……在熱鬧的夜市“嗦啰”著雞架邊走邊吃,這份“生活氣”是雞架賦予全國人民的樂趣。
網紅小雞架,背后是沈陽的畜牧大產業。
沈陽將畜牧業從家庭副業發展為農業農村經濟支柱產業,形成飼料加工、畜禽養殖、屠宰分割、深加工于一體的畜牧全產業鏈,在保障市場供給、帶動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沈陽有國家級生豬生產基地28個,國家級畜牧養殖標準化示范場20家,肉蛋奶總產量110萬噸。遼育白牛是國家認定的肉牛新品種,白羽肉雞和良種奶牛獲批國家特色產業集群。同時還擁有“禾豐”系列、“昊明鮮雞”“新輝”雞肉等畜產品品牌和“輝山”“娟姍”等系列乳制品品牌。
農民在養雞場收獲雞蛋。新華網發 李永宏攝
畜牧產業的蓬勃發展,是沈陽市優勢農業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圍繞稻米、蔬菜、畜牧、漁業、花卉五大優勢產業,沈陽市制定了“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的發展方向。
制定25條惠企政策、扶持384家規上企業、實施五大產業鏈重點項目44個,建設特色產業集群項目19個、推進8個電商鎮168個電商村建設……一系列動作,錨定產業集群化的目標,大刀闊斧,披荊斬棘。
目前,五大產業鏈項目滿工滿產,稻米產業鏈初步爭取國家粳米產業集群扶持項目5個、中央資金2300萬元;畜牧產業鏈竣工國家良種奶牛產業集群蒙牛乳業項目,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7.8%;玫瑰小鎮、鱖魚種質場、蔬菜交易市場項目全面啟動。
此外,沈陽畜禽加工、飼料加工、乳制品加工等重點領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推動了食品加工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引領食品工業“彎道超車”。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超過千億元,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同步提升。
通過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展創新鏈、優化生態鏈,一批“原”字號農產品、“沈”字號品牌馳名全國,構建起現代農業生產、產業、經營體系。
沈陽秋實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智能化“植物工廠”。受訪者供圖
擦亮產品品牌 讓農業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
提起“東北酸菜”,全國人民家喻戶曉。尤其是用沈陽白菜腌制成的酸菜,脆爽可口。
走進新民市大民屯鎮的一座現代化廠房,到處彌漫著濃濃的乳酸菌味道。這家名叫翠花集團新民農產品有限公司的酸菜加工企業,打造了叫響全國的“翠花酸菜”產品品牌。目前企業產品賣到全國26個省份,還出口到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等地。
在品牌、市場方面做足文章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沈陽農業產業增添了新色彩。
近年來,沈陽市通過建設區域公共品牌、完善頂層設計、加強宣傳推廣等舉措,開展品牌培育工作,讓一系列特色農產品IP走進人們視野。
由沈陽市供銷社聯合中糧米業、益海嘉里、十月稻田、七星米業四家企業共同打造的“盛京厚稻”品牌大米日前在沈陽農產品北京推介會上亮相,吸引不少人目光,該品牌大米以“甄選優質品種、加大示范推廣、培育特色產品”為核心目標,致力于打造“沈陽大米,‘糧’心厚‘稻’”的產品形象。
為逐步提升品牌影響力,沈陽進一步明確農產品品牌建設思路,將打造品牌譜系作為重要抓手,推出“沈陽臻品”農產品全品類區域公用品牌,并通過積極參與新華網溯源中國品牌建設工程,幫助沈陽品牌企業搭建展示舞臺,助力沈陽農產品品牌從“有”向“好”升級,讓“酒香”飄出巷子。
目前,沈陽市與新華網已建立合作機制,20余家企業品牌進駐新華網溯源中國體系認證平臺。
推介會上展出的沈陽優質農產品。新華網發
文化賦能,品牌強農;云端會客,打通產銷......數字化浪潮下,直播成為新農活,手機成為新農具。沈陽市通過開展“好物推薦師”直播電商培訓等讓農民變身“新農人”。
不少村民感慨,如今大家不僅富了口袋,更富了腦袋。沈陽市農村電商經營主體已從2018年的532家發展到現在的1940家,線上交易額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遞增。
打造高品質、有口碑的“金字招牌”,探索農民增收“新路徑”……沈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成色越來越足。
沈陽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政宇表示,聚焦農業強市、食品工業大市,沈陽農業領域大有可為。開放、友好、活力、現代的沈陽,將以優越的自然稟賦、堅實的農業基礎、完備的產業體系、優良的生態環境,打造沈陽農業“新品牌”。
來源:新華網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