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美國的天氣并不像他們描繪的那樣香甜,反而帶著一股腐朽的味道。
當地時間7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佩戴口罩到訪華盛頓外的瓦爾特·里德軍醫院,看望受傷的軍人與醫護人員
這次疫情,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國際治理的能力,也將輿論戰的現實如此清晰地表現出來,以往我們說輿論戰是看不見硝煙的戰斗,但這次,我們分明看到了硝煙,以及背后濃濃的敵意。
這次能看到硝煙,既要歸功于全球化,也要歸功于網絡化。而誘因則是新冠疫情。由于美國政府的應對失敗,使得疫情漸漸地不可控,為了甩鍋,就需要一個替罪羊,而中國就被當成了最好的替罪羊。結合著這幾年來的貿易戰,以及因此而受損的中美關系,這個替罪羊就更具有可操作性。
而輿論戰,卻并不是突然發生的,它一直都在那里,不論你承認與否。實驗顯示,“若是漸進而非突然發生的話,我們就比較可能接受別人的作弊行為。”也就是說,最有效的滲透與抹黑,是漸進的,這樣,即便其中摻雜惡意與謊言,但卻更加容易被人們接受,逐漸地認為那些就是事實,就是真相,并很可能成為“網絡共識”。就好比你上來就說一個人罪大惡極,人們是很難接受的,除非他犯下了滔天罪行;但如果你每天都說一些那人有的沒的壞話,三分真七分假,且又沒有遇到有力的反駁的話,用不了多久,關于那人的負面乃至邪惡的形象就會固化下來,在人們眼中,他離罪大惡極也就不遠了。
同樣地,抹黑一個政府的形象,拉低一個民族的道德水準,弱化一個國家的自信心,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和平演變”。這其實與美國半個多世紀前的“和平演變”計劃不謀而合。只是現在有了互聯網手段,操作起來更便捷,效果也更明顯,影響也更廣泛。
對此,連美國學者也承認,美國在文化滲透與意識形態斗爭中有著“豐富經驗”,其“通過明目張膽地否定社會主義國家和人民的形象,美國的民族主義和資本主義形象得到了提升。其典型的策略是通過引導觀眾嘲笑其他被丑化民族文化(或種族)的無能,創造或促進對美國的好感。20世紀80年代,俄羅斯(也即當時的蘇聯)是美國經常嘲諷的目標”。
在互聯網時代,美國的這種手法仍然是爐火純青,在網絡上尤其是社交媒體上雇傭水軍及海外“鐵粉”,對目標國家進行長期的全方位的嘲諷與攻訐,從而達到妖魔化的作用,并且努力通過這種特殊的文化滲透與文化斗爭,使對象國的人民思想發生動搖與紛亂,減弱其民族凝聚力。
多么熟悉的味道,多么熟悉的配方啊。區別的只是,這一切(抹黑和滲透)都顯得太急切了,近因是大選和美國政治需要,遠因是中國正在快馬加鞭地追上來。再不絆倒中國,就來不及了。于是乎,輿論戰從水面下浮了起來,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既然已經公開化,那一切就按照陽謀的方式應對好了。以外交部為代表的硬剛國家隊近期表現搶眼,嬉笑怒罵,輕飄飄將對方的指責、造謠懟回去。連教身體語言的老師看了都過癮,直說這眼神犀利,那眼神不屑,懟得好。
而在互聯網上,以往熟悉的帶節奏不靈了,經過幾年的觀摩與思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美國的天氣并不像他們描繪的那樣香甜,反而帶著一股腐朽的味道。尤其是此番疫情防治,我方幾乎是碾壓對方,以人為本完勝以錢為本。
特朗普終于戴上了口罩,也終于活成了他討厭的樣子。在這場輿論戰中,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事實。所謂事實勝于雄辯,在美國每天新冠確診5萬、6萬、7萬……的漲幅面前,一切傳統意義上的努力都是無效的。尤其是有了互聯網,全球村的概念深入人心,所有輿論戰的手段,只在平衡的情況下才會起作用,當局面一邊倒之后,美國人只有洗洗睡了。反正,今晚的美國月亮并不比中國的明月更圓。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