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青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范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青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范省自然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試行)》和《青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范省自然教育大綱(試行)》精神,展示《國家公園示范省自然教育基地認定項目》建設成果,以七一路小學為試點,進一步提升自然教育基地課程研發工作, 4月8日和4月12日,省林草局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地管理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省國家公園科研監測評估中心、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服務保障中心聯合青海省自然教育協會共同參與,開展了 “西寧市七一路小學自然教育課程試課評課”活動。
本次試課課程為《美麗的祁連山國家公園》《認識藏狐》《認識祁連山的植物》《我為白唇鹿代言》,由七一路小學的四位學科教師針對本校兩個年級100余位學生開展。
課程以項目式學習里小組討論的形式和情景劇為主,通過小組討論研究的方式,分組通過宣講、視頻、快板等豐富的形式展示知識體系,提高了學生對本土野生動物的喜愛和探究興趣,再結合科學課的優勢和祁連山國家公園的植物特色,從祁連山的景觀特點和地理位置出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和實操,一步步結合植物實例學習標本知識和制作標本的技能。
通過相關專家參與課程研發和試聽,七一路小學生態課程體系逐步完善, 激發了青少年親近自然、了解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意識。
課程精彩呈現
韓春燕老師《美麗的祁連山國家公園》:教學經驗非常豐富,課程設計合理,最重要是以學生為主,把更多課堂還給了學生,兒童觀、生命觀、生態觀都與自然教育是相同的。
潘遠紅老師《認識藏狐》:以項目式學習里小組討論的形式和情景劇為主,非常生動,情景劇《藏狐的一家》全班演出,令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梁婷婷老師《我為白唇鹿代言》:采用小組討論研究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并分組通過宣講、視頻、快板等豐富的形式展示了關于白唇鹿的知識體系,提高了學生對白唇鹿的喜愛和探究興趣。
劉秀平老師《認識祁連山的植物》:結合了科學課的優勢和祁連山國家公園的植物特色,從祁連山的景觀特點和地理位置出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和實操,一步步結合植物實例學習標本知識和制作標本的技能,課堂生動活潑。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