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全國首個
覆蓋全市域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
布設600余個監測點位
3月28日上午
麗水召開生物多樣性保護進展
及智慧監測體系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
介紹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進展
和智慧監測體系建設有關情況
2021年9月,生態環境部與浙江省人民政府簽訂《共同推進浙江高質量發展 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合作協議》,明確提出支持麗水市建設“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引領區”。近年來,麗水市積極推動落實部省合作協議,以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山區縣高質量發展,為推動實現COP15制定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作了有益探索和實踐。
發布會上
麗水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雷金松介紹了
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進展
和智慧監測體系建設成果
一起來看——
高站位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
2022年2月,麗水市第五次黨代會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把建設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引領區作為推動生態環境美麗蝶變的標志性工程”。2022年10月,麗水召開高水平推進美麗麗水建設暨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引領區創建大會。2023年8月,發布了《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推動共同富裕行動方案》。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已納入全市十四五發展規劃,全面布局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
高效能拓寬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路徑
近五年,麗水市通過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帶動項目投資80余億元。比如,浙江省甌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工程項目,就是以打造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實踐樣本為目標,項目總投資55.31億元,其中爭取到中央投資20億元;慶元縣孵化了慶元百山祖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價值轉化EOD項目,投資達21.32億元;云和梯田生物多樣性體驗地項目投資約5.2億元;縉云縣的千鸚鳥舍,以鸚鵡為主題的生物多樣性體驗地,吸引了社會資本投入近1億元。
另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也促進了麗水市旅游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景寧毛垟鄉依托優質的資源發展苔蘚產業,解決了村民就業的同時見證了景寧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轉化成效,2023年全鄉苔蘚產值2000余萬元,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增收達200余萬元。
多元化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教
麗水市在全國創新發布《麗水市生物多樣性體驗地建設與評定導則》,建成了龍泉住龍、慶元坑里等全國首批生物多樣性體驗地,生物多樣性體驗地概念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吸納并推廣,在浙江全省乃至全國掀起了一股建設生物多樣性體驗地的熱潮。每年一屆的麗水市鳥類觀察邀請賽,已經成為圈內知名的品牌賽事,觀鳥旅游、生物多樣性主題旅游也逐漸成新熱門。去年,我們評選出了麗水市生物多樣性IP形象“麗青青和水盈盈”,它的周邊產品帆布包、日歷等,都備受歡迎。2022年,出版了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叢書的綜合卷《秀山麗水萬物生》,叢書還包括麗水市各縣(市、區)卷和物種卷,近日我們又出版了《龍泉卷》和哺乳動物卷《秀山麗水 獸類秘境》。
今年3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的實施意見》,提出“充分應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推進機器視覺、聲紋識別技術在生物多樣性監測中的應用,促進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共同研發監測設備,提升裝備自主化水平”。
麗水市勇當“先行者”,從2021年就開始謀劃生物多樣性監測體系布局,委托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所等單位,在全國創新性提出建設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開啟了生物多樣性監測的新時代。2023年4月,在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上,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首次亮相,就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構建了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標準體系
在全國率先發布《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建設技術規范》,推動各地區統一規范開展生物多樣性監測;我們出臺的《生物多樣性評價指數技術規定》地方標準,實現了對區域生物多樣性狀況的客觀、精準評價。
研發了一套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設備
一套集合實時傳輸紅外相機、鳥類鳴聲記錄儀、兩爬雷達相機、蝴蝶智能監測儀等新型、智能、自動化的監測設備,實現了對植物、哺乳動物、鳥類、兩棲爬行動物、昆蟲和水生生物等類群的自動化監測,這套設備改變了以往大部分靠人工的生物多樣性監測模式。
建設了全域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
2023年,在全市范圍內建設了20個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樣區,布設600余個監測點位,收集到監測數據達15.7T。以鳥類為例,2023年智慧監測體系共監測到鳥類229種,達到人工監測結果的64%。
開發了物種自動識別系統
通過前期采集的大量生物信息,我們建立了基于AI識別的物種自動識別系統,實現了對華東地區常見30余種大中型哺乳動物、150余種常見鳥類、70余種兩棲爬行動物的圖像和聲音識別,以及對800余種昆蟲、500余種水生生物的DNA識別。以陸生脊椎動物為例,識別準確率達85%以上。
建立了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數字監管系統
系統實現了生物多樣性監測數據實時查看、聯網共享,生物多樣性評價指數和監測報告自動生成,真正做到了監測數據采集、傳輸、處理、分析、評估、預警的全鏈條、智能化,提高了監測體系的整體效能,顯著提升了生態環境治理能力。
△實時傳輸紅外相機
發布會現場
發布人就大家關心的問題
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是一個比較新穎的概念,請問它的創新性和智慧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崔鵬回答:
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是一種基于物聯網、人工智能、環境DNA等前沿技術,實現了監測數據自動采集、物種AI智能識別的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監測體系,可以實現對植物、哺乳動物、鳥類、兩棲爬行動物、昆蟲、水生生物等多類群的動態變化監測。
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的創新性和智慧性主要體現在監測設備的創新和物種智能識別的創新這兩個方面。
一是監測設備創新方面,我們自主研發了新型設備。除了應用衛星遙感監測植物,紅外相機監測哺乳動物等大家熟知的技術手段外,我們采用鳥類鳴聲記錄儀監測鳥類,我們研發了雷達相機來監測紅外相機無法感應觸發的兩棲爬行動物。對于陸生昆蟲和魚類等水生生物,我們采用環境DNA技術來進行監測。我們還研發了蝴蝶相機,輔助開展陸生昆蟲的監測。其中,雷達相機和蝴蝶相機更是在國內首次應用于生物多樣性監測。
二是在物種智能識別方面,我們擁有了“三大法寶”。這“三大法寶”分別是:“看圖識獸”“聽聲辨鳥”和“基因識魚”。基于麗水市全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基礎,我們采集了大量生物信息,建立了麗水市物種圖片庫、聲音庫、基因庫。我們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發了基于機器視覺、聲紋識別技術的物種智能AI識別模型,實現了對哺乳動物、鳥類、兩棲爬行動物、蝴蝶、魚類等多個類群的智慧識別。目前,麗水地區常見哺乳動物、鳥類的識別準確率高達85%以上,基本滿足了業務化運行的需求。
麗水市的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在全國來看,都是創新性的,引領性的探索,將為我國建設現代化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提供更為強大的技術支撐。
問:麗水市開展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建設與傳統生物多樣性監測相比有什么優勢,對于提升我國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有哪些積極影響?
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崔鵬回答:
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和評估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也是生態環境監測的重要部分。在我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中,水、氣、土等環境監測體系已經較為成熟,而生物多樣性監測仍是一個薄弱環節,仍存在監測方法不統一,專業技術水平良莠不齊,監測技術手段落后,監測指標缺乏客觀性、實用性等問題。
麗水市正在建設的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正是破解了我國生態環境監測這一重大難題。該體系一是通過被動式設備實現了監測數據采集的標準化,解決了傳統依靠人力開展監測時存在的專業技術人員缺乏、技術水平不高的問題;二是該體系可以實現數據自動傳輸、物種智能識別、報告自動生成,解決了當前多數地方生態環境監測部門人力不足的難題;三是該體系建立了建設與評價的標準體系,監測結果更加客觀、真實,可操作性更強,易于推廣,能夠支撐實現業務化運行。
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的建設為區域生物多樣性狀況的客觀、科學評價提供了“麗水樣板”,顯著提升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基礎保障能力,有力支撐了麗水市“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引領區”的建設。
問:我們了解到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叢書內容豐富,能否具體介紹下這套叢書,同時請問麗水是如何讓公眾更好了解生物多樣性?
麗水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雷金松回答:
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叢書,它集科學性、科普性、實用性于一體,共有18本。包括我們前年出版的綜合卷《秀山麗水萬物生》,麗水市9個縣(市、區)分卷,以及植物、鳥類、哺乳動物卷等8本物種卷。
關于麗水市生物多樣性科普工作,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出版系列專著,我們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和研究成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公眾。在《秀山麗水 獸類秘境》中,我們挑選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種,用生動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片,詳細介紹了它們的生態習性、生存狀況以及面臨的威脅。這樣的內容設計,既保留了學術的嚴謹性,又增加了可讀性,使得公眾能夠輕松了解這些物種的故事。
二是參與深度體驗,讓公眾親身感受生物多樣性的魅力。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螢火蟲、龍泉住龍和慶元坑里生物多樣性體驗館及研學基地等,結合生態旅游、自然教育和研學活動,促進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在這些地方,公眾可以實地參觀、互動體驗,深入了解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和保護意義。
三是開展科普活動,如“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6·5世界環境日”“8·15全國生態日”等主題宣傳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們通過組織專題講座、科普展覽、互動游戲等多種形式,向公眾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提高公眾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
四是組織品牌賽事,麗水市成功舉辦了四屆麗水鳥類觀察邀請賽,還舉辦了大型真菌攝影賽、生態攝影賽等,這些活動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的積極參與,成功地激發了公眾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研究的興趣與熱情。
五是開展研學活動,我們組織了多次生物多樣性科普研學活動,帶領學生們深入九龍山、九龍濕地公園進行實地觀察、學習。在專家的講解和指導下,參與者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多樣性的當前現狀和保護策略,進而深刻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野豬
問:麗水后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將如何做?
麗水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雷金松回答:
今年,是麗水市全面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第六個年頭,我們將著重聚焦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推動應對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應對氣候變化協同增效試點示范。麗水市同時擁有“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引領區”“國家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兩方面工作試點的牌子,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將圍繞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多重目標,打通農業、林業、水利等重點行業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協調治理工作機制,推動全市高質量綠色發展。
二是推動生物多樣性助力山區共同富裕試點示范。在去年的全國生態日,我們發布了《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推動共同富裕行動方案(2023-2025年)》,確立了“生物多樣性主題旅游、標簽產品、文創經濟、林下經濟”等十項主要內容。今年,我們將充分發揮麗水生態優勢,著力打造如稻米、蜂蜜等可持續生物多樣性標簽產品,發展可持續利用產業鏈,進一步提高麗水生態產品品牌增值,全面推動生物多樣性價值轉化。
三是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數智化試點示范。我們將加快建設麗水市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生態質量監測站,全面推進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建設,完善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數字監管系統,顯著提升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四是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標準體系試點示范。我們將持續加強生物多樣性標準體系和制度體系建設,計劃發布《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指導意見》《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共享技術導則》《可持續生物多樣性標簽產品評價標準》《生物多樣性學校評價規范》等標準規范,鼓勵并指導各行各業積極參與到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共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