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英國政府宣布首相約翰遜住進了重癥監護室,離其確認感染新冠肺炎僅僅不到十天時間,緊接著約翰遜采取了吸氧治療模式,并且對外宣布授權外交大臣拉布處理部分內閣事務。約翰遜本人推特、首相府發言人、首相辦公室大臣戈夫等均表示約翰遜當前“狀況和精神良好”,正在醫生的建議下緊密進行治療。美國總統特朗普、法國總統馬克龍、日本首相安倍等領導人均對約翰遜表示支持。然而,約翰遜的病情好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英國抗疫令人擔憂的現狀。
英國由于地理原因,和歐洲大陸國家聯系并不如申根區國家間那么密切,其疫情發展相較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和德國等歐洲大國相對遲緩,但當前形勢亦十分嚴峻。截至4月7日,英國累計確診病例數達到5.23萬人,為歐洲第五位,死亡病例數達5655人,治愈患者數則遠低于德國、法國、西班牙等國。同時,英國也是高層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最為嚴重的國家,查爾斯王子、約翰遜首相、衛生大臣漢考克等先后確診,首相辦公室大臣戈夫亦因“家庭成員出現感染情況”而宣布居家隔離。
然而,與嚴峻的形勢相比,英國過去的防疫措施則是相當的“佛系”。疫情暴發后,首相雖然召開多次緊急內閣會議商討應對,但在抗疫物資籌集、內部防控等方面未能采取一些較為有效的預防性舉措。最初,由于對國內檢測能力、病床數量與英國總人口之間的巨大差距,政府提出“群體免疫”的防疫辦法,即有癥狀患者自行在家進行隔離,直至出現重癥再赴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進行就醫,以此逐步令大部分民眾形成抗體。但該政策迅速招致科學界的廣泛批評而不了了之。直至3月中旬起,英國才陸續公布了有癥狀家庭全家居家隔離14天、餐飲業關閉堂食、禁止兩人以上聚集以及非必要的出門活動、包機接海外滯留英國人回國等措施,同時NHS開始向易感人群發送健康包,在倫敦、曼徹斯特、伯明翰等城市會展中心建設方艙醫院等。然而,英國的舉措不僅較為滯后,亦面臨醫療資源不足的嚴峻挑戰,呼吸機、檢測能力等抗疫必須環節均明顯不足。英國目前全國僅有8000臺呼吸機,每天僅僅能進行1.5萬次核酸檢測,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教授尼爾弗格森預計英國每天檢測數必須達到5萬次才能滿足抗疫需求,衛生大臣漢考克雖承諾至4月底將實現每天達到10萬次檢測,但目前看來依然遙遙無期。同時,一些媒體還報道英國部分醫院因醫療設備不足而不得不放棄對搶救一些重癥老人,威爾士等地醫院醫護人員面臨防護服嚴重短缺的問題。
同時,包括約翰遜在內的英國高層頻頻“中招”,可能也將提醒民眾加強防護意識。此前約翰遜曾公開表示“握手沒有問題”,并在不戴口罩的情況下去收治新冠患者的醫院探訪。這些舉措的“政治指向”往往要高于推進實際防控工作本身,更重在安定民眾情緒、顯示政府有效掌控局勢的作用。但隨著英國高層的淪陷以及累積病例數的不斷攀升,民眾的擔憂將難以被緩解,但與此同時大家將更加真切地意識到病毒的潛在威脅并在個人出行及衛生措施上更加注意。同時,臨時主持內閣的外交大臣拉布也表示,英國政府將繼續按照約翰遜制定的政策方向推進防疫工作。
在英國疫情逐漸惡化的同時,一些關于疫情責任論的雜音也在不斷涌現,首相辦公室大臣戈夫曾妄指中國“中國并沒有清晰報告病毒的規模、特質和傳染性”。右翼保守派智庫亨利•杰克遜學會甚至妄稱中國“瞞報疫情信息”違反《國際衛生條例》,對新冠病毒傳播負有責任,聲稱國際社會應向中國“索要賠償”。這些聲音枉顧了中國在疫情之初即及時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情況、邀請國際衛生專家赴武漢考察的速度與透明度,也枉顧人類認識新病毒及其特性需要研究和論證過程,投入大量生命科學研究力量的事實,以選擇性和偏見性聲音進行發泄,甚至與美國政府散播“疫情責任論”遙相呼應。我們可以理解英國等西方國家在疫情挑戰關頭的焦慮感和壓力,但指責他國推卸責任并不能解決本國的問題并掩蓋決策失誤。或許包括約翰遜首相病重等事件能夠讓英國政府進一步提升對疫情的重視程度,以內部重視防治收治,外部積極尋求國際合作進一步調整好抗疫狀態。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