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連日來,大批陸續過境遷徙、駐留候鳥在河南濮陽黃河濕地嬉戲。白天鵝成群結隊地在水面游弋,一只只白天鵝猶如水中盛開的“白蓮花”,為冬日的黃河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全球大熊貓圈養種群數量達757只
國家林草局11月26日表示,隨著科技支撐不斷增強,大熊貓圈養種群規模擴大。中國先后與20個國家26個機構開展了大熊貓保護合作,成功繁育幼仔43胎71仔。目前,全球大熊貓圈養種群數量已達757只,種群結構持續向好。
陜西榆林:多措并舉保障朱鹮順利越冬
在陜西榆林市橫山區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飛基地,生活著30只人工繁育的朱鹮,而現在當地的最低氣溫已經降至0攝氏度,如何保證這些朱鹮安全過冬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在榆林橫山區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飛基地,朱鹮都在悠閑地曬著太陽。去年10月,基地從陜西周至成功引入了20只朱鹮,今年6月,又有10只小朱鹮成功孵化。入冬后,這些朱鹮吃上了冬季營養餐,豐富的營養成分有利于它們抵御嚴寒。
據了解,榆林橫山區屬于高寒地區,也是目前已知朱鹮分布的最冷區域。因為引進的朱鹮此前是生活在相對溫暖的陜西周至,為了保障它們在榆林橫山區也能安全過冬,當地林業部門在供暖方面下足了功夫,從10月份就開始供暖。
朱鹮有著“東方寶石”之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近年來,隨著榆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為朱鹮重歸創造了利好條件。據了解,目前基地在幫助朱鹮適應當地氣候的同時,也將對它們適時開展野化訓練。待朱鹮具備一定的生存能力后,再對它們進行野外放飛。
福建漳州:漳江口紅樹林保護區迎來越冬黑臉琵鷺
近日,位于福建漳州市云霄縣的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了飛抵越冬的遷徙水鳥。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日常巡護監測時驚喜發現,在今年越冬的水鳥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的數量超過了百只。
黑臉琵鷺是全球瀕危物種,最明顯的外部特征 就是一張扁平如湯匙的長嘴。自2007年有記錄以來,黑臉琵鷺連續18年被發現在漳江口越冬。在今年的越冬季,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已經觀測到103只黑臉琵鷺。
近年來,黑臉琵鷺在保護區的數量呈緩慢增長的態勢。2023年,漳州云霄縣在保護區開展退養還濕的基礎上,打造一個供遷徙水鳥越冬停留、過境休憩的場所,給候鳥提供了一個安全、隱蔽的空間。
來源:央視網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