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在2023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大會上,合成生物與綠色生物制造創新發展論壇暨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年會同期舉辦。該會議以“合成生物助推綠色生物制造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制造領域的前沿動態、科技創新和產業趨勢,推動我國生物經濟和生物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生命科學基礎前沿研究持續活躍,合成生物正在成為影響人類發展的未來產業之一,在醫藥、能源、材料、化工、農業等領域具有極其廣闊的應用前景,成為綠色生物制造產業高速發展的引擎。通過合成生物技術改變傳統的工業生產方式,有望減輕甚至解決人類面臨的資源短缺和環境問題,以更綠色、更高效的方式實現生產方式質的飛躍。
北京市經濟與信息化局副局長王磊在致辭中表示,生物產業是面向未來最有潛力和發展前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合成生物與生物制造,有望重塑工業的產業生態和未來發展格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總編輯王保平表示,推動合成生物與生物制造的創新發展是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與各位嘉賓共商共議合成生物與綠色生物制造的創新發展。
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主任陳國強教授表示,我國在生物制造領域具有獨特優勢,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在合成生物學等方面取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學術成果,期待為中國引領全球生物制造產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趙國屏指出,近年來,我國在基因組、蛋白質組、結構生物學等生物科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這些為合成生物學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面對國際合成生物學新興學科的發展機遇,整合我國相關研究的優勢隊伍,發展我國的合成生物學研究勢在必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元英進表示,DNA信息存儲是典型的合成生物學與信息技術交叉科學前沿,是一項著眼于未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存儲技術,未來社會海量數據存儲將推動產生變革性存儲介質。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所務委員、天津市政協常務委員、政協科學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江會鋒指出,當前合成生物學蓬勃發展,已成為國內外競相布局的熱點賽道,應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重大機遇。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宣布,“新型工業化中國行”大型調研采訪活動正式啟動,將組織中央媒體、主流財經媒體、重要行業媒體等,分產業、分區域持續開展全國性系列調研采訪活動。深入產業領域,及時發現產業各方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過程中的新成績、新亮點和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各地方、產業園區,對各方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過程中的成熟經驗和創新做法進行系統梳理和總結推廣。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