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得太值啦。”家住廣州番禺的陳叔說,“前幾年就聽說海珠濕地的龍船景特別精彩,今年終于有機會帶著孫子一起來玩?!苯陙?,海珠濕地龍船景活動作為海珠區“我們的節日·精神的家園”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品牌,成功搭建了展示和傳播生態文化、龍舟文化的大舞臺。
在廣東,有“食過龍船宴,撈乜嘢都掂(干什么都成功)”的說法,民間傳說,吃龍船飯,龍精虎猛,風調雨順。端午假期,海珠濕地連續3天舉辦百席“千人龍舟宴”,對水鄉民眾而言,龍舟“得勝還埠,則廣召親朋燕飲”,一聲龍舟鼓,震撼心弦,一席龍船宴,盡顯人間煙火氣。據悉,在海珠濕地舉辦的這場龍船宴上,特別邀請了濕地鄰里——土華十三社的村民共享這一份傳承千年的鄉愁味道。6月7日傍晚,土華千人同聚。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千人同舉杯、起筷,場面熱鬧無比,這不僅僅是一場美食的盛宴,更是一次鄉情的凝聚和文化的傳承。
6月8日,全國唯一會漂移、手剎、倒擋的龍船——疊滘龍船在海珠濕地大展身手。鼓聲陣陣,揮槳激浪。一艘細長的龍舟劃破狹窄的河涌水面,鳴鼓、劃槳、急剎轉彎……一鼓過三彎,極度“絲滑”,隨著船身甩出一式“神龍擺尾”,岸上歡呼一片。除了讓人熱血澎湃的疊滘龍船表演,還有“中華戰舞”——潮汕英歌舞前來助興。水上激情狂飆、勢不可擋的龍舟,與岸上灑脫陽剛、陣勢英武的英歌舞遙相呼應,帶來龍船景盛會的第一波高潮。
招景探親是廣州地區村與村之間借龍船聯絡感情、增進友誼的古老傳統習俗。端午前,作為東道主的各村各族會派出請帖邀請兄弟村來訪,岸上老翁敲鑼招呼各村各社上岸休憩,飲茶食餅。6月9日一早,海珠濕地陸續迎來“串門”的周邊村社隊伍,來自龍潭、上涌、獵德、陳邊、河村、塘步、東村、植村等涵蓋海珠、天河、番禺、黃埔近40個村社的龍舟隊穿梭于石榴崗河上,應邀到場趁景的龍舟在濕地愛蓮亭碼頭靠岸,隊員們上岸吃龍船餅、喝茶,稍作休息再前往下一個地方趁景。
據悉,海珠濕地以端午文化為契機,籌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圍繞民俗文化中“禮、承、匠,膾、樂、御”六大要素,推出比以往更潮也更接地氣的龍舟文化系列。在這里,龍舟可以“游”,也可以“玩”,既可以下場體驗龍舟競渡,還可以玩一場毫無“水分”的旱地龍舟賽。
(本報記者 吳春燕)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