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最新一期動物學研究國際期刊(Zoological Studies)上,發表了黃超博士和毛思穎研究員關于深圳山溪甲殼綱十足類(蝦蟹類)的研究文章。
△“90后”博士黃超在個人主頁公布了最新發現。
文章在系統介紹深圳山溪十足類動物多樣性的同時,描述了一個以深圳命名的新種——深圳巨腹蟹(Megapleonum shenzhen),填補了深圳山溪大型水生無脊椎動物多樣性的研究空白。
▲深圳山溪發現蟹類新種深圳巨腹蟹。 受訪者供圖
作為發現者,黃超表示,“深圳巨腹蟹”的命名是他的提議。由于在深圳周邊山區的后續調查一直沒有發現深圳巨腹蟹,目前認為該種是深圳特有物種。
黃超說:“生物多樣性不僅是一個地區的自然遺產,還是基因寶庫。對于這個新發現的物種,不去人為干擾就是最好的保護。”
△黃超在深圳的山林里觀察溪蟹
“新種深圳巨腹蟹是巨腹蟹屬的第二個成員,也是深圳的特有物種。”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本項目負責人介紹道,巨腹蟹屬是2018年黃超博士與其合作者一起以產自陽江的鵝皇嶂巨腹蟹為模式物種創建的一個新屬。
山溪蝦蟹類動物多樣性,是評價山溪生態系統的重要指標之一。
自2017年起歷時3年多,深圳率先在全國城市層面啟動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期間組織開展了生物多樣性調查,對自然生態區域和建成區的動植物進行調查。
目前,深圳巨腹蟹僅見于深圳排牙山、羅屋田水庫和馬巒山等地海拔100米左右的溪流中。由于在深圳周邊山區的后續調查一直沒有發現深圳巨腹蟹,目前可以認為該種是深圳特有物種。
除了最近被新命名的“深圳巨腹蟹”,據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以“深圳”命名的野生動植物物種其實還有很多:
深圳近管蛛
深圳后棱蛇
深圳耳草
深圳假脈蕨
深圳擬蘭
深圳香莢蘭
如此亮眼的生物多樣性成績單,同樣也是千萬市民共同參與努力的結果。例如深圳擬蘭、深圳秋海棠、深圳近管蛛均是由深圳動植物愛好者發現。
深圳秋海棠
△深圳資深植物愛好者發現的植物新種,該物種獲命名為“深圳秋海棠”。2021年“6.5”世界環境日,由深圳資深植物愛好者、“深圳自然大使”王曉云發現的本土新物種“深圳秋海棠”被正式發布,不僅標志著地球上又增加了一種以深圳命名的物種,同時也使得以深圳命名的植物物種達到了8個。
深圳近管蛛
△深圳近管蛛是第一種以深圳命名的蜘蛛,由深圳蛛形學愛好者發現。圖片來源公眾號:某蛙的尾巴,作者:陸千樂。
△深圳近管蛛發現者在個人公眾號上介紹發現經過。
伴隨著一個又一個動植物物種的發現與命名,進一步凸顯了深圳在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研究方面的重要地位和價值。其實,在深圳不僅有奇珍異種,還有鳥語花香,共同構筑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景象。
深圳灣被譽為“候鳥天堂”
是東亞-澳大利亞的候鳥遷徙路線
重要站點之一
最近天氣遇冷
迎來了深圳最佳觀鳥季
賞白鷺悠然戲水
看萬鳥齊飛共鳴
近處是白鷺在水中嬉戲
遠方是海天相接一線
在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
遠離城市車水馬龍
享受悠閑時刻
洪湖公園里有著
紅耳鵯、翠鳥、斑鳩
這些顏色各異的空中精靈
在洪湖公園這片翠綠的園林中
自由棲息
和青山綠水相映成輝
除了美麗靈動的鳥兒
深圳公園里的花兒更是讓人拍案叫絕
何為亂花漸欲迷人眼
香蜜公園的菊花展給你答案
沒看夠?
還有蓮花山簕杜鵑花展
等你來賞
福田花園以“共生”為設計理念
聚焦人文、自然,展現中心城區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狀態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
“我們要構建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
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深圳土地上
分布著1206個公園
讓深圳成為“公園里的城市”
再加上奇珍異種、鳥語花香
配以微風、落日、草地
生活了這么久的深圳
活脫脫就是一個“動植物樂園”
深圳一直
為探索出一條
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并進的
可持續發展道路而奮斗
也為構建
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
而持續努力
深圳er
你愿意加入嗎?
核校:老編小明哥
來源:綜合整理自深圳特區報、中國青年報、深圳晚報、深圳科普、 幸福福田、深圳衛視深視新聞、美麗深圳、深圳發布、i深圳、讀特、某蛙的尾巴等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