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源河的栗喉蜂虎已經安全出巢,并動身回‘老家’了。”7月11日,在海口五源河下游蜂虎保護小區,秀英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李麗雅指著一面空蕩蕩的沙坡說道。
至此,在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局、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和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的三級網絡體系守護下,“中國最美小鳥”栗喉蜂虎又完成了與海口的一年之約。
在海口市羊山小微濕地保護與利用坡崖示范基地,水菜花沿河競相綻放。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石中華 攝
構建三級網絡 引領濕地保護
這面沙坡上布滿的拳頭大小的洞口,就是栗喉蜂虎的巢穴。每年3月至7月,它們會飛抵海口五源河筑巢棲息、“生兒育女”,這已成為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的一道風景。在此期間,海口濕地部門聯合社會團體、科研機構、志愿者開展生境營造工作,為栗喉蜂虎提供良好棲息環境。
“為減少人為干擾,蜂虎保護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未經允許嚴禁擅自進入觀鳥和拍照。”李麗雅說,一旦發現異常情況,他們會第一時間上報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和市濕地保護管理局,上下聯動為栗喉蜂虎打造一個安全的家園。
栗喉蜂虎“愛上”五源河,這是海口濕地保護工作上的一個生動注腳。海口以組織機制創新為切入點,在全國率先構建濕地保護管理三級網絡體系,實現濕地資源統籌規劃、系統管理,有效提升了濕地保護效果,持續擦亮“國際濕地城市”金字招牌。
目前,海口濕地面積32202.38公頃,濕地率達13.32%,擁有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濕地公園、5個省級濕地公園和45個濕地保護小區。
加強生態修復 勾勒綠色之美
“今年,我們計劃種植1000畝紅樹。”近日,在海南東寨港(三江灣)生態修復項目現場,承建方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黃昌昌告訴記者,目前該項目的退塘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土地平整工作全面鋪開,紅樹種植也已開始。
去年初,海南東寨港(三江灣)生態修復項目開工,這是海口以“濕地+紅樹林保護”模式開展的又一個生態修復項目。該項目位于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塔市、道學、三江灣片區,建設內容包括種植紅樹林1600畝,紅樹林(幼年林)撫育2815畝,鳥類、水生動物、椰林生境改善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建成后,海口將新添紅樹濕地近萬畝。
近年來,海口創新建立“濕地+”保護修復模式,以“濕地+水體治理”模式建設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以“濕地+水利工程+海岸帶治理”模式建設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以“濕地+土地整治”模式建設潭豐洋省級濕地公園,以“濕地入城+生態修復+水環境綜合治理”模式治理東西湖、大同溝、鴨尾溪等城市水體,以“濕地+退塘還林(濕)”模式建設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等。
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是城市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還是吸引高端企業落戶的“秘訣”。2018年以來,坐落在海口灣的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吸引了阿里巴巴、螞蟻金服、普華永道等企業的加入。海口還成功打造濕地保護與產業經濟協同共生模式,開發了龍華區龍泉鎮涵泳村千畝荷塘、紅樹林濕地民宿、濕地文化與農耕文化相結合的鄉村生態游等一批產業項目,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海口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出貢獻。
如今,從城市中心到郊外村莊,從海岸帶到內陸,在濕地保護管理三級網絡體系下,海口濕地保護修復成效顯著,生物多樣性持續增加,處處洋溢著生態之美,勾勒出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
來源: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龍易強
編輯:趙越
審核:鄭春祥
監制:符績國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