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札記??209
木芙蓉
木芙蓉,別名芙蓉花、木蓮、拒霜花、地芙蓉,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高2-5m;莖具星狀毛及短柔毛。葉廣卵形,寬7-15cm,掌狀3-5(7)裂,基部心形,緣有淺鈍齒,兩面均有星狀毛。花大,徑約8cm,單生枝端葉腋;花冠通常為淡紅色,后變深紅色,花梗長5-8cm,近頂端有關節。蒴果扁球形,徑約2.5cm,有黃色剛毛及綿毛,果瓣5;種子腎形,有長毛。花期9-10月,果10-11月成熟。
原產我國,黃河流域至華南均有栽培,尤以四川成都一帶為盛,故成都有“蓉城”之稱。
木芙蓉除最常見的單瓣桃紅色花外,還有大紅重瓣、白重瓣、半白半桃紅重瓣以及清晨開白花,中午轉桃紅,傍晚變深紅的“醉芙蓉”等品種。
喜光,稍耐蔭,喜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之中性或微酸性沙質壤土;喜溫暖氣候,不耐寒,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露地栽培時,冬季地上部分常凍死,但第二年春季能從根部萌發新條,秋季能正常開花。生長較快,萌糵性強。對二氧化硫抗性特強,對氯氣、氯化氫也有一定抗性。
常用扦插和壓條法繁殖,分株、播種也可進行。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在秋季落葉后結合修剪選取粗壯當年生枝條,剪成長15cm左右的扦條,分級捆扎沙藏越冬,第二年春季取出扦插,株行距為8x25cm,插前應先打孔,以免傷皮。當年苗高可達1m以上,秋季把扦插苗挖起假植越冬,翌春即可用于綠化栽植,秋季便可開花。壓條多于初秋進行,約1個月后即可與母株切離。分株在春季進行,先在基部以上10cm處截干,然后分株栽植。木芙蓉栽培養護簡易,移植栽種成活率高。因性畏寒,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應選擇背風向陽處栽植,每年入冬前將地上部全部剪去,并適當壅(yōng,堆積)土防寒,春暖后扒開壅土,即會自根部抽發新枝,這樣能使秋季開花整齊。在華南暖地則可作小喬木栽培。
木芙蓉秋季開花,花大而美麗,其花色、花型隨品種不同有豐富變化,是一種雅致的觀花樹種。木芙蓉花或白或粉或紅,皎若芙蓉出水,艷似菡萏展瓣,因其為生于陸地的木本花卉,故名“木芙蓉”,象征著純潔。性喜近水,種在池旁水畔最為適宜。花開時水影花光,互相掩映,自感瀟灑有致,因此有“照水芙蓉”之稱。明代文震亨撰著的關于生活和品鑒的筆記體著作《長物志》云:“芙蓉宜植池岸,臨水為生”。清代陳淏子著述的園藝學專著《花鏡》云:“芙蓉麗而開,宜寒江秋沼”。蘇東坡也有“溪邊野芙蓉,花水相媚好。”的詩句。此外,植于庭院、坡地、路邊、林緣及建筑前,或栽作花籬,都很合適。在寒冷的北方也可盆栽觀賞。
莖皮纖維潔白柔韌,可供紡織、制繩、造紙等用;花、葉及根皮入藥,有清熱涼血、消腫解毒之效。
后記:
最近在城區渭清路西側綠地間遇見的木芙蓉未著花。記得以前在漢中拍過,應有“照水芙蓉”之姿韻,查找未果,卻找見云南石林的木芙蓉,與傳統配植反差有些大但也算相依為命、風情另種:芙蓉秋雨生柔媚,屼石不解自嶙峋。
也找到同科棉屬陸地棉的照片(攝于大荔縣)。陸地棉,一年生亞灌木。株高高達1.5米,小枝疏被長柔毛。葉寬卵形,基部心形或平截,裂片寬三角狀卵形,下面疏被長柔毛,托葉卵狀鐮形。花單生葉腋,花梗常較葉柄略短,花萼杯狀,副萼全部有粗齒、或鋸齒,齒寬為長的1/3或更窄;花冠白或淡黃色,后淡紅或紫色;花藥排列疏散,雄蕊管短,花藥生于長短不一的花絲上。蒴果卵圓形;種子卵圓形,具白色長棉毛和灰白色不易剝離的短棉毛;花期6-10月;果期10月。
我國是世界上植棉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上,我國棉花栽培的主要棉種為亞洲棉(中棉)和草棉。
陸地棉原產美洲墨西哥,具有纖維長、韌度強的特點,十九世紀末傳入我國,現已廣泛栽培于我國各大產棉區。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