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自然學堂”寓意青春少年,青翠自然,原型為“青腳鷸”。
青腳鷸
Tringa nebularia
形態特征
青腳鷸為鸻(héng)形目鷸(yù)科鷸屬水鳥,涉禽類遷徙鳥,全長約32cm,常在淺水處或岸邊覓食行動,是鄱陽湖常見冬候鳥,每年3-4月份同其他候鳥同時遷飛至繁殖地。
上體灰色,腿淡綠色,腰部白色,尾端具有黑色細斑。雌雄長相相似,繁殖期背上顏色變亮,喉、胸會長出黑色縱斑。
保護等級:LC(無危物種),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生活習性
(熊波 攝)
習性:常在沿海和內陸的沼澤以及泥灘。通常單獨或三兩只一起活動,覓食時喙在水里左右擺動并上下點頭,緊張時的樣子像人類打嗝一樣。越冬于長江以南大部分區域,分布廣泛。
食性:主要以蝦、蟹、小魚、螺、水生昆蟲為食。常單獨或成對在水邊淺水處涉水覓食,有時也進到齊腹深的深水中。捕食速度急快,能通過突然急速奔跑,沖向魚群的方式巧妙的追捕魚群,也善于圍捕魚群進行捕食。
繁殖方式
(熊波 攝)
青腳鷸繁殖期為5~7月,遷徙到歐亞北大陸進行繁殖,營巢于湖邊、河邊和苔原沼澤地帶,等待其從前的配偶與之配對,會發出求偶叫聲。青腳鷸每窩產卵4枚,4月底或5月初產卵,孵化期為24天,通常雌雄共同營巢。
文字:南山管護站 熊波
圖片:南山管護站 熊波
編輯:趙 婧
責編:劉艷芳
審核:楊 鉞
監制:鄒新建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