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5日,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正式發布了《氣候慈善影響力案例精選》報告。萬科公益基金會、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基金會)、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中華環保聯合會等CEGA成員伙伴代表共同發布。本會支持的 “內蒙古多場景近零碳實施項目”入選《氣候慈善影響力案例精選》報告。
發布會現場
2024年,在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導下,內蒙古老牛慈善基金會等捐贈首期資金成立“碳中和慈善信托”,探索由政府搭臺,社會組織捐資成立慈善信托,科研機構創新研究,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合作模式。該項目旨在推動內蒙古自治區10萬畝草地可持續放牧,持續推動草原地區碳減排;推動5000名中學生參與碳中和科普教育;100 企業/學校等參與科學減碳方案咨詢;發布碳中和案例集為全國雙碳工作提供借鑒。同時推動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社會組織,公益組織等的交流和融合,為落實自治區碳達峰方案及自治區現代化建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力量。
CEGA執行主任張瑞英介紹了此案例報告編寫的背景。此報告是CEGA及成員伙伴在今年8月共同發起的“氣候慈善伙伴計劃”的重點基礎工作之一;而氣候慈善伙伴計劃旨在撬動更多上游慈善資源和社會資本進入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因此CEGA希望能夠借助此案例集的發布為氣候慈善事業提供更專業、更系統化的支持,為更多的慈善家、高凈值人群或企業基金會帶來啟發,認識到氣候慈善的戰略價值和代際傳遞的意義,激勵更多的社會公益力量投入到氣候變化這一關乎全球未來的重要事業中來,支持和激發更多有廣泛公眾影響力的氣候行動項目。
CEGA聯席主席謝曉慧(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和姚瑤(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秘書長)也表示,本案例集內容涵蓋了氣候變化適應、氣候公正轉型、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系統碳匯、企業碳中和行動、行業賦能等等精彩實踐,向國際伙伴展示了中國慈善力量的崛起以及中國民間氣候行動。
據悉該報告是首次中國環境公益社會組織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發布的慈善影響力報告,具有創新和引領意義,引起各方關注。中華環保聯合會主席在開篇題詞中指出,報告梳理了民間應對氣候變化的優秀資助案例,彰顯了社會組織帶動公眾參與氣候行動的潛力和價值,從而進一步構建良性的環境公益生態系統,在國家綠色低碳轉型的進程中發揮出民間組織的積極作用。
中文版 |報告下載
英文版 |報告下載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