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這幾天,在浙江臺州玉環漩門灣濕地,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訪客,他們攜帶“長槍短炮”,目標一致,在這個候鳥北歸、留鳥繁衍的季節里,共赴一場春季觀鳥的盛會。
這場盛會,便是由玉環漩門灣國家濕地公園聯合杭州市鳥類與生態研究會、浙江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野鳥分會,于4月12日至4月14日舉辦的第一屆漩門灣濕地觀鳥大賽。
什么是觀鳥比賽?觀鳥比賽是參賽隊伍在規定的區域和時間內,觀察判斷并統計記錄區域內野生鳥種和數量的比賽,記錄鳥種數量多且正確的隊伍為勝。觀鳥比賽從國外興起,傳入國內,后在各地逐漸風靡開來,在浙江,此前曾在杭州余杭北湖、麗水(蓮都區、遂昌縣、慶元縣、龍泉市)等地舉辦過,在臺州地區還是首次舉辦。
觀測29小時,共記錄鳥種215種
比賽準備期就有“意外之喜”
4月15日,浙江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野鳥分會理事、本屆漩門灣濕地觀鳥大賽裁判組組長錢程告訴潮新聞記者,作為“東海觀鳥季”活動的一個“重頭戲”,比賽邀請通告發出后,吸引了來全國各地的觀鳥愛好者參加。“遠超了我們的預期,最終選出25支代表隊98名鳥友參與比賽交流切磋。”
比賽共設置三個觀鳥區域,覆蓋漩門灣國家濕地公園、三期圍墾區的濱海濕地、丘陵山地等多種生境,正式觀鳥的時間為4月13日的上午6時至4月14日的上午11時,總計29個小時,最終根據記錄有效的鳥類種類數量、準確度、珍稀程度等標準設立頒發若干獎項。
鳥賽區域范圍示意圖。受訪者供圖
4月12日,在比賽開始前的籌備期,錢程和其他組委會成員在進行路況勘察和生境拍攝工作時,在圍墾區的一片水塘發現了“意外之喜”,一種屬于野鴨的棕頸鴨,它不僅是浙江省鳥類新記錄,而且是中國除港臺地區之外的首次發現。
據資料顯示,棕頸鴨幾乎僅分布于菲律賓,為當地留鳥,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為全球易危(VU)物種。僅有極少量迷鳥記錄出現于日本沖繩、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少數地區。后經組委會查閱資料,此次在玉環漩門灣的記錄,是其緯度最北的一次觀察記錄。
棕頸鴨 錢程/攝
很快,棕頸鴨現身的事被陸續抵達的各支參賽隊伍獲知,也點燃了他們觀鳥的熱情。
經過29小時緊鑼密鼓的野外觀察,參加此次比賽的所有觀鳥愛好者們共記錄到有效鳥種215種,其中包括臺州市鳥類新記錄——白喉斑秧雞,玉環市鳥類新記錄紫翅椋鳥、紅喉姬鹟、銅藍鹟,漩門灣區域的新記錄黑頸??、白腹藍鹟、壽帶、淡腳柳鶯、小太平鳥、葦鹀等。比賽鳥種里,還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黃嘴白鷺、黑臉琵鷺、黃胸鹀等,可謂是“收獲頗豐”。
在錢程以及其他組委會成員眼中,舉辦這樣的觀鳥比賽,背后意義更為深遠——既為愛好者們提供觀鳥拍鳥平臺,也能通過比賽作為紐帶,帶動更多人加入,了解鳥類,保護自然生態。
“這些年來,許許多多的地區新記錄鳥種,都是出自觀鳥愛好者,我們很多的研究線索也來源于鳥友們的分享,像這樣的觀鳥比賽,邀請這么多有觀鳥和野外調查經驗的人前來,就好比一次高強度的鳥類調查,可以幫助了解漩門灣地區這個時間節點的鳥類分布情況。”錢程坦言,這正是觀鳥作為公民科學重要組成部分的意義所在。
省內外“高手云集”
觀測到鳥種最多的隊伍,隊長還一度發生了“意外”
寧波的一支代表隊獲得了優勝獎,共計觀測到135種鳥類;來自麗水的代表隊因記錄到臺州市鳥類新記錄——白喉斑秧雞,獲得本次大賽的“至尊鳥種獎”,這也是當地記錄到的最有價值鳥種。
陳波文是來自寧波的一名業余觀鳥愛好者,2018年因一次鳥類保護主題的社團活動,成功“入坑”。觀鳥將近6年來,他參加過包括鄱陽湖、洞庭湖、廣西弄崗、云南香格里拉等地的觀鳥賽,以及省內余杭北湖和麗水百山祖的觀鳥賽,算得上的“鳥賽常客”。
陳波文團隊在進行觀測。受訪者供圖
這一次來到漩門灣,是他第一次有機會系統地了解漩門灣的鳥類生境,為此,他邀請了另一名業余愛好者以及兩名來自中科院亞林所的成員組成隊伍,在賽前制定了詳盡的觀鳥路線:先看林鳥,再看水鳥。
“因為第一天的天氣比較好,早上林鳥會比較活躍,再加上水鳥相對來說不會‘亂跑’,比較‘固定’。”陳波文介紹“觀鳥策略”。
12日下午,陳波文小隊一行人抵達漩門灣時,已經是傍晚時分,天色比較晚了,但是他們還是決定,進入濕地簡單踩點觀測一下。觀測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他們就觀測記錄了40多種鳥,還包括了組委會成員發現的那一只最大的驚喜——棕頸鴨,都給團隊的比賽注入了一針強心劑。13日上午,陳波文還講述了在觀測過程中的小插曲:被蜱蟲叮咬,到醫院進行了緊急處理。盡管耽誤了時間,一行人并沒有慌了陣腳,最終完成了135種的優秀成績。
陳波文團隊拍攝到的紅腹濱鷸。受訪者供圖
本次觀鳥賽記錄到鳥種數量第二名的是來自江蘇常州的一支代表隊,隊長尹勇有7年觀鳥經驗,這也是他第一次到臺州觀鳥。
尹勇團隊拍攝到的黑尾鷗。受訪者供圖
尹勇告訴記者,在來之前,隊員們就對漩門灣地區的生境和鳥況十分期待。“不同地區生態環境都有著各自的亮點,很多遷徙鳥種是常州觀察不到的,比如玉環的硫磺鹀。”尹勇說,大家都很樂于實地探索,追逐心心念念的鳥種。
尹勇團隊在進行觀測。受訪者供圖
比賽過程當中,尹勇帶領團隊成員不僅領略到了漩門灣濕地的絢麗風光,也順利觀測到了黑臉琵鷺、白琵鷺、黃嘴白鷺以及大家都在期待邂逅的新記錄種棕頸鴨。他表示,如果后續浙江再舉辦類似的觀鳥賽,他還是會第一時間報名參加。
編輯 || 周紫嫣
責任編輯 || 周紫嫣
【圖文來源:潮新聞 記者:鄒宸】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