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
2024年中國六五環境日主題:
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守護廣州生態綠核
再現城央生命樂園
世界超大城市中心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態綠核。
海珠濕地發育于珠江三角洲河網地區,由果林—河涌—湖泊等構成近自然復合濕地生態系統,是非常稀缺的城央綠色空間。
恢復生態系統
我們這樣做
堅持“原生態、微改造、少干預”,海珠濕地針對區域內不同濕地的區位和類型特色開展一系列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措施,構建完整健康生態系統。
通過維育河網濕地、保留傳統的基塘農業文化遺產,大幅度緩解熱島效應,提升區域生物多樣性和城市環境質量。發揮“城市海綿”功能,可收納約200萬立方米雨水,調節周邊城區內澇50平方公里;緩解熱島效應,平均氣溫降低0.5-1度;凈化水體,濕地內水質從過去的V類提升到Ⅲ類,部分指標達到II類水質標準;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恢復鄉土植物,讓百年老樹重新掛果,營造草灘鳥島、城市小微濕地群,恢復完整生態系統結構,成了粵港澳鳥類生態走廊的重要節點,生物多樣性大大增強。
共繪綠美海珠畫卷
建設綠美廣州
我們這樣做
科學實施保護修復,厚植自然資源稟賦,傳承嶺南傳統文化,激活城央區位優勢,高水平策劃符合環境調性活動,把濕地公園打造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
推進全民科普
擦亮自然教育“海珠模式”
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海珠濕地搭建由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的開放式自然教育平臺,打造“自然導師+專業志愿者+公共志愿者”三支隊伍,建構“特色場館+科普路徑+云端服務”三維場域,實施“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三進戰略,探索“政府搭臺,高校參與,院所賦能”三方共建新形式,讓公眾在身臨其境的體驗中提升保護自然的意識。今年1月,自然教育“海珠模式”入選廣州市、海珠區“百千萬工程”典型案例。
培育“濕地+”品牌
豐富群眾文體生活
利用海珠高畦深溝農業系統等非遺文化,引入“與自然同行”、“原本自然”等企業和NGO組織,主動策劃“走讀自然”海珠濕地徒步大會、國際音樂節、國際龍船景、濕地元宵晚會等特色活動,為企業量身定制“服務包”,協助開展職工生態活動,培育“濕地+體育”、“濕地+音樂”、“濕地+非遺”等綠色品牌,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推動文商旅融合
釋放濕地生態紅
與螞蟻金服創新探索合作機制,舉辦生態公益林啟動儀式,以保護地能量收集等數字綠色公益的方式支持綠美建設;與名創優品等企業簽訂果樹認種認養協議,企業出資支持果樹管養,濕地為企業定制“生態服務包”,提供主題采摘、自然教育、盛夏送清涼等特色服務;唯品會向海珠濕地捐贈一艘科研監測與科普等多功能考察船,命名為“綠美海珠號”,目前已投入使用。
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不斷深入,社會各界紛紛踴躍投身美麗中國建設,綠色發展理念也正融入經濟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偉大實踐正在逐步實現。
濕地發展已不再是單一的保護修復,而是要拓寬“兩山”轉化路徑,走“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之路,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生態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本。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當前既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經營戰略,也是海珠濕地“二次創業”再出發的頭等大事。參與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三七互娛等一批廣州重點企業具備互聯網企業技術的先天優勢,而海珠濕地坐擁超大城市的生態資源和自然景觀,發展“生態+企業”新業態正當其勢、恰逢其時。
今后,海珠濕地將在抓好生態環境修復與保護的基礎上,打造綠美會客廳,不斷聚焦企業與人才發展需求,創建高品質社交場域,當好“海珠合伙人”,厚植高質量發展“含綠量”。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