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札記??254
我看到的鳥兒的童話故事
進入新年還是沒有下雪,不過,無雪的冬天里,在溫煦的陽光下,總會遇見覓食、嬉戲的鳥兒。
慢慢地,這些飛鳥好像記住了我,不再提防、躲避好奇、友善的我。
??星頭啄木鳥
1.3.中午沒有午休,騎行著去下午開會的地方,一路不時地觀望沿途的樹梢。
在博物館東邊的林帶邊緣,聽聞到“篤篤”的啄擊聲。我已知道樹上是有啄木鳥的,趕緊支起車子,悄悄靠近傳出聲響的法桐樹,再循聲仰望,我望見一只星頭啄木鳥在啄啄停停,再拍照時,我欣喜地發現有兩只,離得很近,在不同的干椏上各自專注地“工作”。
小時候看過的故事,這兩年翻閱的鳥類書籍介紹的鳥類生活習性,包括之前我觀察到的,使我一直認為啄木鳥是個很執拗呆板或者說鍥而不舍的家伙,對害蟲分布部位,都打殲滅戰,一啄到盡,然后才去開辟新戰場。
但現在我看到了啄木鳥浪漫的一面:兩只啄木鳥分頭叨食中,竟然互換了取食位置,然后又迅速恢復原有的“工作”狀態和節奏,并不是以前普遍認為的“不食盡害蟲絕不離開”的倔強鳥。
當時我腦海里閃出的想法就是,這是一對情侶,大約是雄鳥找到的蟲卵較多,或者是雌鳥啄食的主干上部部位木質較硬,雄鳥招呼愛人換到取食多而輕松的部位,寒風里頓時愛意融融。
不過,晚上整理照片時,沒有看到雄鳥眼后上方所具有的紅色條紋,覺得也許是一對母女,母親“冬閑”季節在教孩子如何取食,她親自示范,并讓孩子動喙操作,真正的言傳身教。當然,不論這其中到底發生了怎樣的真實的故事,靜夜里我的心田依然已是春意融融。
??紅頭長尾山雀
這種小精靈,性活潑,常從一棵樹突然飛至另一棵樹,不停地在枝葉間跳躍或來回飛翔覓食。
我認識它們時間很短,觀察到過的紅頭長尾山雀在樹枝上頂多停留三四秒,便迅疾飛往另一處。
開完會出來,它們一群二十多只在門前不遠處的葉片幾近凋盡的桂花樹上穿梭。
根本沒人注意它們,政府大院里都是忙于事務、匆匆行走的人們。這些鳥兒知道這里很安靜,沒有公園里轟響的廣場舞音樂、沒有激昂的秦腔唱聲,似乎也知道這里也很安全,不會有覷覦(qù yú,非分企圖)它們的人們。
它們中的好幾只在冷風里竟然較為長久地棲落枝梢,好奇地打量著我。因為我沒看到過它們殘殺鳥類的記錄,目光里對它們充滿欣賞,我告訴它們剛才的會議就是水的主題,我的工作就是保護好濕地保護它們鳥類。它們好像感受到了,淑靜地與我對視著。
??領雀嘴鵯
領雀嘴鵯上體暗橄欖綠色,下體橄欖黃色,有青冠雀的別稱,是一種外表看上去昳yì麗嬌貴的鳥。
但它們并不高傲。
在車雷公園人工湖的中央孤島上生長著茂密的火棘、蘆葦、柳樹。跟蹤拍攝灰鹡鸰時,我盯起那叢火棘,上面只有一只小麻雀。過了一陣,一只領雀嘴鵯就飛過去,棲落在麻雀棲息的樹枝下的枝條上。
我以自己的思維開始有些驚訝:這漂亮的鳥兒竟甘愿棲落在其貌不揚、最普通的麻雀身體下方?
緊接著,又有一只麻雀飛過來又棲息在領雀嘴鵯的身體下方,3只小鳥整齊地排成一列。
邊拍它們難得的合影,我邊糾正我的低俗:物種(包括人)確實都是平等的,應該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領雀嘴鵯就是這么想這么做的。
??麻雀
我剛才好像拍到一只水岸邊的灰鹡鸰,但不清晰。在我繼續苦苦尋找灰鹡鸰時,那群在石楠球上覓食的麻雀對我有看法了。
它們突然急促地憤慨地齊聲鳴叫,我用余光瞟了一眼,它們已聚集在一棵枯衰的銀杏樹中部橫出的側枝上,先兩排,后又集中于一枝上。我想起來“排排坐吃果果〞的兒歌,終于把目光投向它們,走近去,并用手機對準了它們,我口袋沒果子分給它們,我可以記錄它們這一神奇的集群行為。它們似乎知道我在拍照,有一只也從樹冠上部飛下來,入列站立,展示麻雀的集體風采。
麻雀主要食禾本科植物種子,因此,我國1955年至1960年間的“除四害”運動使得全民動手動腦滅麻雀。后來研究發現,麻雀雛鳥的食物主要是害蟲。現在麻雀已屬于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雖然受到保護,但麻雀的生存空間因農村地區泥草房的消失而逐漸縮小,農業機械和殺蟲劑、除草劑的使用增加,谷物的秋季播種又減少了麻雀的食物來源,致使其種群數量逐步縮減,進而影響大型猛禽和貓科動物的食物資源,長此以往,會導致生態失衡。
不過,目前麻雀依然算分布廣泛且數量眾多。
我小時候在農場,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們總愛掏屋檐下的麻雀窩,掏得小麻雀后他們都帶回家去喂養,開始每天捕蟲喂麥粒,但不多久小麻雀還是都死了。
人類很少飼養麻雀。麻雀具有較高的警惕性和記憶力,難以通過食物馴化,加之其外貌普通,叫聲只是“吱吱喳喳”,人們也就放棄了馴化。
今天看來,麻雀群居性、組織性很強,一只麻雀被迫離開群體,應該會極其孤單、恐懼,那些被喂養的麻雀,或許是抑郁致死。
??北紅尾鴝
我去年11.1.記錄過北紅尾鴝(10.31.遇見的)。
臨近日落,我在遇見它們的原地又與它們重逢。
拍麻雀時,北紅尾鴝那特別的尖細、清脆的鳴叫聲響起來,讓我知道它們也在跟前(后來才知道只有他)。但尋望了一會兒,沒有發現蹤影。我同時繼續找尋灰鹡鸰。
過了幾分鐘,那“wheet-wheet--wheet”鳴叫聲又響起來,我循聲望去,一只栗棕色、翼有白斑的小鳥站立在草地的置石上,遠遠拍下后,我靠近它,它躲進了火棘灌叢,走過去查看,才發現火棘灌叢里還長著許多紅色小梨果。
我走遠一些,等候它再出現。果然,它從灌叢中飛出來,棲落在毗鄰的三角楓樹枝上。
我邊拍邊靠近它,這是一只雄鳥,應該就是兩個月前相遇的那只雄鳥。它孤單落寞地佇立枝梢,有些發呆,并沒有像以前看到的北紅尾鴝停歇時不斷地上下擺尾。
我遠借遠處樓房的窗戶,拍下一些頗有意境的畫面,想著起名叫“思念〞——《紅與黑》中,于連曾迷戀上雷納爾夫人家的窗戶。瓊瑤的首部長篇小說《窗外》也與窗戶有關。
就這樣,這只北紅尾鴝還是沒飛離。這時我才察覺:一直未見雌鳥出來。
天色已晚,灰鹡鸰和北紅尾鴝雌鳥只能下一次記錄了。
我朝北紅尾鴝感激地擺擺手,告別它回家。
走到西2路東側的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火棘隔離帶時,我幻覺般地又聽到“wheet-wheet--wheet”的鳥鳴聲。當時下班高峰,人行道下全是小攤小販,聲音十分嘈雜。我停下腳步,又一次聽到北紅尾鴝的叫聲。我還是小心地繞過臨時停放的一輛越野車,走到機動車道路最邊上,去尋找發出叫聲的小鳥。
千真萬確,一只小鳥站立在火棘綠籬最高處。我拿出手機,調整焦距,悄悄拍照。屏幕里,一只北紅尾鴝雌鳥神色黯然,眼神可憐兮兮。我沒使用閃光燈,拍了好幾張,它也沒飛走,似乎有滿懷委屈要對我傾訴。
它算是目光敏銳,或者鳥類嗅覺高度靈敏,它聞到我從雄鳥身上帶來的她熟悉的氣息。我確實是護鳥的,又是善良的,我站在越野車前安慰起小鳥:
“可愛的小姑娘,是不是和朝夕相處的小伙伴鬧別扭了?我剛剛離開他,他也很傷心。像你一樣,棲落在火棘果旁,卻沒心情吃晚餐。
你們一起風風雨雨相伴多久了?怎么在這冬天發生了什么爭執?天寒風冷,冬夜漫漫,你們在一起相偎相依,抵御嚴寒,一同迎接明天的太陽,不好嗎?
你們的生命長度不過10個寒暑左右,你們北紅尾鴝對愛情都是忠貞的,珍惜相遇相知相愛吧!就原諒那個惹你生氣的毛頭小伙子吧……”
她應該聽懂了,飛進灌叢里思考去了。
(看到這章的人們呀,我寫下的不是神話。真是我與它們神奇的、一前一后的重逢,不過1.2.傍晚先遇雌鳥,1.3.傍晚后遇雄鳥,因為想成雄鳥錯了,而且勸雌鳥原諒對方紳士些,所以這么寫了。)
??白頭鵯
1.4.周末早上觀鳥。金水公園白頭鵯最多。
鳥中除了啄木鳥,白頭鵯也是特別任性的鳥兒。
我在一棵苦楝樹下,望見幾只白頭鵯在吃早點,其中有一只倔強得可愛。
苦楝淡黃的核果比它們的喙大得多,又光滑又不固定,這只白頭鵯鹐一枚楝果啄了五六下都沒叨住,它換了個位置,竟然繼續啄食那枚楝果,終于它把那枚果實噙在了喙尖。
鳥類的行為習慣應該與它們物種生活的習性、遺傳的性情有關。我就想,能對一枚果實不退縮,不懈怠,絕不放棄,它們一樣會對遠方絕不放棄!習慣成就未來,因為習慣隱含著不屈不饒,堅毅執著,鍥而不舍。
??斑鳩
天空薄積著云朵,初升的太陽朦朧可望。
我想拍一張冬陽、枯樹、飛鳥的畫面。立于可以望見滿日的角度,等待一棵苦楝樹上飛起小鳥。有幾只白頭鵯棲息樹梢,對著太陽鳴唱,但體型太小,又久棲不飛。
一架飛機恰好從高空飛過,但沒有飛鳥掠過的翩然。
這時一只斑鳩飛落在一棵雪松的橫枝上。我急忙跑動,找好角度,拍下朦朧的太陽、雪松和斑鳩,因為逆光,看不清是不是珠頸斑鳩。但體型蠻大,算是冬晨里的遠方——歲月真的靜好。
??黑尾蠟嘴雀
黑尾蠟嘴雀已經與我相遇相知,只要來到金水公園的白蠟樹林下,耐心守望,我總會拍到它們。
每一回,它們都應該看到了我拍它們,但不再像最初匆忙飛去。
今天的一只黑尾蠟嘴雀更是有趣,它棲落在白蠟樹樹冠下部外緣的樹枝上,全身可見,羽色華麗清晰,是我觀察黑尾蠟嘴雀距離最近的一次,也是拍照最多也應當最清楚的一次。
它有趣是因為它挺霸道。它離我最近,高度也是最低,視野最開闊,我對它拍了好幾分鐘。這時,另一只飛到它跟前的枝條上,比它位置要高些,腹部坦露,羽色也很亮麗。我沒移動腳步,只是稍轉角度,拍起新來的鳥兒,原先那只竟然勃然大怒,它徑直飛過去趕走了那只新來的,我只好繼續拍起它。它平靜下來,又像前面一樣以各種姿勢磕起翅果,炫耀著它攀抓樹枝的本領。
??灰椋鳥
我知道鳥兒是有語言的,也有不同地域的方言。
那兩只灰椋鳥在苦楝枝頭提早地共進午餐。我悄悄挪步,想順著光線拍下它們。
突然,我聽到有一只鳥“哧哧喳”鳴唱,兩只鳥幾乎是不差半秒地同時起飛離枝。
應該說,他們高度默契,反應疾速,僅此一聲鳴出,即均若離弦之箭,“心有靈犀一點通”莫過于此。
今天,公園里還有一位給孩子撒落葉的年輕媽媽。媽媽給孩子先戴好棉衣上自帶的帽子,抱起一捧落葉高高地揚起來,小女孩“咯咯”地開心笑起來,蓋過了所有鳥兒的歌唱聲,大自然里孩子似乎更快樂。
2025.1.3-5.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