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調動基層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積極性,2022年,生態環境部首次開展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征集遴選活動,篩選出一批具有全國示范價值的優秀案例。我們特開設“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欄目,展示好的經驗做法,供各地交流借鑒。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安徽九龍峰省級自然保護區共建共管~
九龍峰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與黃山風景區西大門接壤,總面積27.2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7.6%,擁有高等植物1295種,珍稀保護植物42種。脊椎動物289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35種。
九龍群峰
2018年,自然保護區引入公益保護組織和社會企業,積極探索“政府主導、公益組織和社會企業參與”的自然保護區管理新模式。
2021年,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共獲得117294份動物影像資料,發現并鑒定出動物種類達25種,發現消失多年的野生梅花鹿(Cervus nippon)、平胸龜(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鷹雕(Nisaetus nipalensis)等。
野外監測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自然保護區創新建立社區保護地,將上嶺村、大同村的集體林納入保護管理,組建由村民組成的社區巡護隊;由160余萬網民認養保護的“洋湖保護地”面積從27平方公里擴大到72平方公里;開展環境科普教育及培訓7000余人次;帶動自然保護區周邊農戶獲得住宿、餐飲、土特產銷售、勞務用工收入近500萬元。九龍峰自然保護區被列入“安徽省林長制改革示范先行區”,入選《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社會組織優秀案例。
護林哨卡
自然教育
九龍峰自然保護區創新提出“三駕馬車”保護模式。一是黨建引領。三家單位黨員組成聯合黨支部,以黨建為引領,統籌協調九龍峰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2021年,榮獲“黃山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二是分工協作。管理站抓綜合管理與協調,建立資源保護管理責任體系;保護中心抓保護與監測,建立智能巡護監測管理體系;企業抓經濟,發展民宿旅游、農特產品和自然教育等生態友好產業。三是互利共贏。積極引導周邊社區村民發展生態友好產業,助力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實現互利共贏,建立社區共管機制。
“三駕馬車”保護模式的建立,為社會公益組織參與自然保護地管理提供了參考和依據,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路徑上作出了有益探索。
供稿 |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
編輯 | 宋祥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