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來,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圍突然大爆發。目前(4月6日)已蔓延至209個國家和地區,確診人數超125萬。被忽視的大量“無癥狀感染者”被認為是造成當前局面的重要推手。
我國對無癥狀感染群體有怎樣的把握?當前情勢下,我們能否守住無數人浴血奮斗換來的戰疫曙光?
何謂“無癥狀感染者”?
無癥狀感染者,是指那些沒有癥狀(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但檢測呈陽性(呼吸道樣本病毒核酸,或血清中特異抗體)的人。也被稱為“隱性感染者”。
為什么這些人會沒有癥狀呢?一部分人可能因為免疫系統較強大,被感染后體內很快產生了抗體。如果感染的病毒量較少,抗體得以在潛伏期內把它們清除,人體就不會發病,成為無癥狀感染者。
還有少數人,病毒實際上并沒有進入細胞開始復制。這和在門把手、快遞包裹等無生命物體表面上也能檢出病毒核酸道理類似:檢測中發現的病毒核酸,可能來自于人體組織表面的病毒碎片。
自己都被蒙在鼓里的無癥狀感染者 |作者供圖
真正的無癥狀感染者是整個病程(潛伏期、發病期和恢復期)始終沒有出現過癥狀的人。處在潛伏期尚未發病的人和真正的無癥狀感染者是很難分辨的。
早前官方統計中,僅將有明確癥狀的檢測結果陽性者計入“確診病例”。但4月1日起,官方正式通報無癥狀感染者人數,并陸續出臺對應措施,直擊疫情防控的死角。
傳染力與確診者相當,實際比例或達30%
理論上,由于沒有劇烈咳嗽、噴嚏等造成飛沫噴射的癥狀,這部分感染者傳播病毒的機會更少。但通過平靜呼吸,病毒也能排到空氣中,所以無癥狀感染者也是傳染源,具有傳染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的表述
目前已發表的無癥狀患者傳染力數據不多。寧波市疾控中心的一項研究,比較了30名無癥狀患者和161名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的感染率,分別為4.1%和6.3%。但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就該研究而言,可理解為無癥狀感染者與確診者的傳染力接近。
新冠病毒的血清抗體檢測則從另一維度反映了無癥狀感染者的傳染情況:
第一次遭遇病毒時,人體免疫應答中最早產生的是IgM抗體,它的出現提示感染正處于急性期,也是病毒傳染力較強的階段。隨后IgG抗體出現,它是發揮保護作用的主力軍,在恢復期抗體滴度可達到急性期的4倍以上,并在體內持續存在數年以上。IgG陽性提示感染進入后半程或者曾經被感染過,此時傳染力相對較弱。
免疫應答中特異抗體IgM、IgG的產生及變化規律| 作者供圖
血清抗體檢測不僅能找出無癥狀感染者,還能回溯病程。結合人群樣本,可推算出無癥狀感染者相關的病毒傳播特點。近期,李克強總理也要求抓緊在疫情重點地區開展流行病學抽樣調查,以獲得包括傳染能力、持續時間等無癥狀感染者的詳細數據。
而關于傳染規模,部分研究表明,無癥狀感染者約占總感染人群的18~31%。這個群體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增減趨勢與總體感染人群的變化一致。
根據頂級研究機構量化數據,1月23日起的武漢“封城”讓中國新冠肺炎感染者的總病例數減少了96%,為遏制新冠疫情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是在無干預措施情況下,武漢外確診病例在疫情爆發的第50天可能累計超70萬。
現階段,中國新確診人數處于下降趨勢,部分省份為零增長。由此推斷,當前中國無癥狀感染者數量并不高,且已被妥善安置。截至4月6日,全國上報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1033例,其中境外輸入275例(國家衛健委官網)。
如何防控無癥狀感染者?
圖片來源:sportsrecruits.com
目前對新冠感染者篩查仍主要依靠核酸試劑。由于全民核酸檢測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實施難度大,我國主要采取措施是“重點追溯,嚴防輸入”。
主動篩查對象包括:已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聚集性疫情涉及人員、有過疫情持續地區旅游或居住史者。將對上述高風險人群進行集中隔離14天,連續2次(間隔24小時)的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才能解除隔離。同時,這些人的密切接觸者也要進行14天醫學隔離觀察。
這段時間,國內新發病例數已經降得很低了,上述措施落實后,國內無癥狀感染者的傳播風險是較低的。
當前防控工作的重心是預防輸入性病例。4月3日,中國新增確診病例19例中18例為境外輸入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1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目前疫情在一些國家處于爆發期,入境人群中存在無癥狀感染者的可能性更高。
根據民航局信息,中國現已將每周國際航班量減少到108班左右,相當于疫情爆發前的1.2%。入境口岸的篩查力度進一步加強。對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入境人員統一要求14天隔離及核酸檢測。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各區工作人員分管“從落地到隔離”的閉環防控| 東方網
普通大眾有什么能做的?
對于普通大眾來說,最重要的仍是老生常談的個人防護:避免人群聚集,佩戴口罩,勤洗手,室內通風。如果發現疑似感染者,應協助信息報備。兩個多月來全國人民自律的成果有目共睹。
無癥狀感染者的傳播風險雖然存在,但目前在疫情控制中我國已處于優勢一方。國家對無癥狀感染的疑似人群正展開密切追蹤,入境關卡的工作人員也在日夜堅守崗位為我們筑起健康城墻,這種情況下造成第二次疫情爆發的可能性很低,不必過度緊張。
我們一定要堅守無數人浴血奮斗迎來的戰疫曙光,不讓疫情的死灰復燃有任何可乘之機。
作者 | 徐斯佳 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院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