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胡璐、魏弘毅) 國務院關于防沙治沙工作情況的報告5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報告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積凈減少6500萬畝,呈現出“整體好轉、改善加速”的良好態勢。
報告介紹,持續組織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護修復等一批重點工程,科學保護沙化土地5.38億畝,有效治理沙化土地1.18億畝,“三北”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2.41%提高到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控制,黃河流域植被覆蓋“綠線”向西移動300公里。近10年北方地區春季嚴重沙塵天氣次數明顯減少。
我國強化科技創新,科技治沙水平不斷提升。堅持以水定綠,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干旱區廣泛推廣應用滴灌節水造林技術,較傳統的澆灌節約用水近70%。選用推廣耐干旱、耐瘠薄、抗風沙的樹種草種,科學配置林草植被??茖W推廣寧夏中衛沙坡頭、甘肅民勤、內蒙古磴口、新疆柯柯牙、河北塞罕壩等治理模式。加快防沙治沙機械化、智能化發展,壓沙固沙機械、灌木平茬機械、無人機飛播等得到廣泛應用。
報告還顯示,堅持治沙和致富相結合,沙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各地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利用沙區獨特資源,適度發展中藥材、優質牧草、經濟林果、沙漠旅游等產業,實現生態改善和經濟發展相得益彰。黃土高原、燕山山地、新疆綠洲等地形成了一批林果、瓜果、木本油料等生產基地,年產干鮮果品4800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5%,重點地區林果收入占農民純收入一半以上。沙區生態環境不斷好轉,有效保護了耕地,提升了糧食安全保障能力。華北東北等糧食主產區基本建成帶片網相結合的農田林網,保護了4.5億畝農田。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