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型真菌新物種論文在國際權威期刊《PeerJ》發表(截圖) 慶元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中新網麗水10月12日電(范宇斌 葛銘銳 陳俊良 謝孟樂)12日記者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團隊與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在百山祖國家公園發現全球大型真菌新物種——近藍紫絲膜菌。新物種論文近日在國際權威期刊《PeerJ》發表。
百山祖國家公園位于麗水龍泉、慶元、景寧三地交界地區,具有典型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植被保存完整、生物多樣性豐富、珍稀瀕危物種集聚度高等特征,使其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基因寶庫。
近藍紫絲膜菌 慶元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悉,近藍紫絲膜菌由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陳俊良在百山祖國家公園海拔1500米左右的常綠闊葉林中發現,與斷尾柯等植物具有緊密關系。
在李玉院士的指導下,采用宏觀特征、顯微結構等傳統分類學研究方法,取子實體組織提取DNA,進行基因擴增和測序,基于ITS進行系統學分析,分子系統學分析結果表明,該物種獨立為一個支系,確定為全球新物種,該新種定名為近藍紫絲膜菌。
據了解,慶元建有“李玉院士專家工作站”,李玉曾多次前往慶元實地考察,提出“慶元是難得的菌物資源寶庫,要建立‘一區一館五庫’菌物資源保育體系,使得菌類能夠得到保育,真正實現永續利用。”
浙江省食用菌種質資源庫 慶元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2019年9月,慶元實施建設浙江省食用菌種質資源庫項目,擬打造世界香菇發源地——野生香菇種質資源庫和國家公園野生食藥用菌“一區一館五庫”種質資源保育體系。
目前,浙江省食用菌種質資源庫已建成“一區一館三庫”,建立建立野生香菇、黃靛牛肝菌種質資源保育區2個和野生香菇剁花法保育區1個;建立菌物多樣性展示標本館1個、科研標本館1個;構建超低溫液氮保藏、斜面低溫保藏的種質資源庫,收集保藏野生菌種質資源1600余份,建立菌體組織庫1個,收集保藏菌體組織600余份,建立綜合信息庫1個。(完)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