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日,非洲剛果(金)衛生部長隆貢多稱,該國西北暴發了新一輪埃博拉疫情,這是自1976年以來剛果(金)第11次發生埃博拉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干事譚德賽也確認了這一埃博拉新疫情,并透露目前已發現6名感染者,其中4人已死亡。
2018年8月,剛果(金)暴發第10次埃博拉疫情,這次的埃博拉疫情持續了19個月時間,這19個月里,共有超過4500人感染,導致2264人死亡率,死亡率超過65%,使其成為歷史上第二大埃博拉疫情。僅次于2013-2016年在西非流行的埃博拉疫情,當時造成超過11000人死亡。
2020年3月3日,剛果(金)最后一名因埃博拉病毒而接受治療的病人Semida Masika出院,世界衛生組織WHO及時宣布了這一好消息,稱人類取得了對抗埃博拉疫情的階段性勝利。這是這場埃博拉疫情19個月以來,首次沒有活躍病例。
然而,第10次埃博拉疫情結束僅不到三個月時間,第11次埃博拉疫情再次暴發。
1976年8月,剛果(金)的揚布庫鎮(Yambuku)的一個名叫一個名叫Mabalo Lokela的人突發高燒,最初,醫生認為他是感染了瘧疾,但他在經歷了兩周的嘔吐、呼吸困難,以及眼睛、鼻子和嘴巴出血等可怕的癥狀后不幸去世。
更不幸的是,許多人接觸他的人也被傳染,整個村子90%的人因此相繼死亡。其中一個死者是比利時的一個修女,這引起比利時醫生Peter Piot的注意,Peter Piot前往剛果(金)后確認這種可怕的傳染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但該病毒還沒有名字,Peter Piot以第一位感染者所在地附近的埃博拉河命名了該病毒,即埃博拉病毒。
這個命名注定了埃博拉河的命運,讓埃博拉河這一原本具有重要旅游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河流變成了恐怖的代名詞,埃博拉河沒有錯,卻成了受害者,永久承受了污名化的代價,這也是我們堅決反對用武漢病毒來稱呼新冠病毒的原因。
埃博拉河
此后的40多年里,非洲共發生了十起大大小小的埃博拉疫情。剛果茂密的熱帶森林是埃博拉病毒的天然病毒庫。40多年以來,埃博拉病毒神出鬼沒,每一次出現都導致巨大的恐慌和人員死亡,然后,病毒消失的無影無蹤,只待下一次暴發。
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能確認埃博拉病毒到底從何而來,也不清楚它的自然宿主到底誰。
2017年3月,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首次在我國云南的蝙蝠中發現了埃博拉病毒,表明蝙蝠是埃博拉病毒的重要儲庫。
2020年2月,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的一篇論文首次證實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為埃及果蝠,馬爾堡病毒是埃博拉病毒的近親。
這些研究表明,蝙蝠極有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埃及果蝠
因為目前剛果(金)東部地區仍在爆發國內戰爭,很難追蹤疫情,而且,新冠病毒也正在包括剛果(金)在內的非洲大陸蔓延,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埃博拉——全世界最恐怖的病毒
埃博拉病毒結構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烈性傳染病病毒,1976年第一次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區發現,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埃博拉病毒能引起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熱(EBHF)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感染者死亡率在50%至90%之間,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級為4級,而艾滋病病毒也只有3級。
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最恐怖的病毒(之一),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時后便不治身亡,而且他們都“死得很難看”,病毒在體內迅速擴散、大量繁殖,襲擊多個器官,使之發生變形、壞死,并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內出血,繼而七竅流血不止,并不斷將體內器官的壞死組織從口中嘔出,最后因廣泛內出血、腦部受損等原因而死亡。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