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日前,肇慶鼎湖山保護區志愿者于鼎湖山一帶發現了棕臉鹟鶯。經確認,該物種為鼎湖山鳥類分布新記錄。
1月8日,鼎湖山保護區志愿者在開展鳥類監測及鳥類科普資料收集工作中,于鼎湖山的杜鵑山發現了棕臉鹟鶯。據志愿者介紹,當天杜鵑山一帶的鳥況很好,沿途能見到紅耳鵯、白頭鵯、栗背短腳鵯、灰眶雀鹛、暗綠繡眼鳥、黑短腳鵯和斑文鳥。中午1點左右,她在杜鵑山一帶發現總數約30只,由暗綠繡眼鳥、灰眶雀鹛和棕臉鹟鶯混群的鳥浪。這些鳥兒在白楸樹上不停地追逐、覓食,十分活躍。因棕臉鹟鶯的體型、羽色及行為與暗綠繡眼鳥相似,而且移動頻率高,這位志愿者經過多次嘗試后才找準時機用相機拍到它,將其優美身姿定格在相片中。之后,其他志愿者也在鼎湖山多次拍到這種鳥。
通訊員供圖
據了解,棕臉鹟鶯為鳥綱雀形目樹鶯科擬鹟鶯屬鳥類。體型較小,體長9-10厘米,雌雄相似;頭栗色,頂冠紋栗棕色,側冠紋黑色;上體橄欖綠色,腰淡黃色;下體白,喉部黑白色斑駁狀。虹膜深褐色,上喙深灰色、下喙黃色,腳粉褐色。棕臉鹟鶯為留鳥,棲息于中低海拔的闊葉林及竹林,主要以昆蟲為食。國內主要分布在西南、華中、華南、東南、海南島及臺灣島地區。國外見于尼泊爾、印度、緬甸、老撾、泰國、越南等國家。
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首批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這里森林覆蓋率長期保持在98%以上,生物多樣性富集度高,被生物學家稱為“物種寶庫”和“基因儲存庫”。近年來,新物種新記錄仍不斷涌現。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