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正縣的松花江邊常住民發現了留住丹頂鶴的秘密。
1、2024年5月17日,我爬上松花江南岸方正縣境內的萬寶山林場8林班1小班東側山頂,借著茂密天然林的空隙監測和拍攝了位于松花江江心的太陽灘濕地生態系統分布現狀:草本沼澤濕地、柳樹灌木林沼澤濕地、小河溝、水泡子及農田。
向山頂爬行中,遇到了我的老朋友萬寶山林場業務副場長尹茂存(右),他正在規劃冠下造林工程,我們相互問好,我向尹茂存咨詢了到山頂的路線與到山下松花江岸邊的路線,以及是否會遇到黑熊等問題。
尹茂存副場長熱愛森林培育事業,對于萬寶山林場森林資源情況了如指掌,他告訴我:黑瞎子、東北虎都被擋在了哈佳高鐵、哈同高速公路以南,這片自然保護區的濕地森林位于高鐵、公路北面,沒有黑熊、東北虎等大型野生動物,但是,萬一遇到黑熊,我們就只能當烈士了。
2、然后,我順著山坡又下到山腳下的松花江岸邊,拿著望遠鏡近距離觀察太陽灘島濕地生態分布情況,遇到了采山菜的松花江邊的常住民——方正縣大羅密村村民閆白祥大叔,閆大叔給我講了一個太陽灘濕地留住丹頂鶴的秘密:
攝影:螞蟻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濕地監測員周林杰;
“十年前,太陽灘島濕地一帶生活著很多丹頂鶴、東方白鸛等候鳥。最近十年,因為島上很多濕地被開墾成農田,丹頂鶴來的就比較少了,但是,每年春夏秋季節,還能看到丹頂鶴等候鳥,想要留住丹頂鶴只有一個辦法:退耕還濕”。
攝影:吉林省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旅游科楊闖;
3、太陽灘島濕地丹頂鶴監測員周全跟我說:每年都能看到丹頂鶴在島上農民種植的大豆地里玩耍,吃嫩豆芽、嫩豆葉,多數時間是在島上水泡子和江邊淺灘吃魚蝦等。
二、太陽灘島濕地退耕還濕的內生動力是常住民:農民。
在松花江邊開展完監測工作,我與閆大叔在萬寶山林場8、9林班茂密東北林海里向東北方向穿行1公里,走出東北林海來到老哈同公路的路邊。
在公路邊,遇到大羅密村民牛德坤夫婦一行4位村民在林間采集野菜。村民牛德坤說:他于5月15日打市長熱線舉報了在太陽灘島種地村民,舉報他們改變十年前承保合同的用地類型,把濕地(草原)開墾成了耕地,要求退耕還濕。
性格豪爽的村民牛德坤說:他豁出命去也要舉報他們改變濕地草原原貌的事,讓他們全都退耕還濕。
我跟牛德坤講:
“太陽灘濕地是由瘤囊薹草為主形成的濕地生態系統,類似這些濕地草原被開墾為耕地的情況,一般是2000年前后跟當地村兩委、畜牧站等簽訂的放牧、耕種合法合同,一般承包期是20年、30年、50年、70年。
在沒有違背合同前提下,都是等合同到期后,不再續包而實現退耕還濕、還草,如果違背合同改變濕草地用途可以立即作廢合同。
目前退耕還濕的動力主要來自村民舉報,松花江、螞蟻河沿岸已經有近萬畝濕地因為村民舉報而作廢合同退耕還濕、還草了”。
三、濕地、森林、荒漠、水域、山川等生態系統周邊的常住民是發現野生動植物新物種和見證、考察生態變化的首席功臣,專家教授和我們濕地監測科技工作者僅僅是踩著常住民的肩膀,登上了自然資源監測和發現者的高峰。
舉例1、2024年3月14日,我來到自然保護區內的松花江上的太陽灘濕地,開展候鳥監測保護工作,常住民韓德清(中)告訴我:“2023年,他發現8只丹頂鶴在太陽灘濕地從春季生活到秋季才飛走”。
所以,2024年,我開始重點關注太陽灘濕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丹頂鶴、東方白鸛等的遷徙、停留、生活監測保護工作。
舉例2、2023年5月7日,我與方正縣濕地監測保護志愿者、民間野生動植物考古愛好者孫景祥組成濕地監測考察組,深入松花江流域開展濕地生態系統監測保護工作,在松花江南岸一級階地發掘到滅絕一萬年的猛犸象象牙化石1件、猛犸象腳趾骨化石1件,豐富了黑龍江省松花江中游猛犸象生活史科研庫,豐富了松花江中游保護濕地、修復濕地的科學依據。
四、方正縣太陽灘島濕地上的丹頂鶴、瘤囊薹草濕地與當地人之間相生相克的動態平衡,維護了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和地球人的生存安全。
瘤囊薹草,原名臌囊苔草,莎草科、薹草屬草本植物,在我們黑龍江螞蟻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瘤囊薹草是形成沼澤濕地塔頭的主力軍,瘤囊薹草濕地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丹頂鶴、東方白鸛最主要生活棲息地。
我們自然保護區太陽灘濕地,位于人煙稀少的松花江中心的太陽灘島上,這里是以瘤囊薹草為主的草本沼澤濕地,太陽灘濕地及附近的濕地生態系統里,有很多深度30厘米左右的富含小魚、小蝦、蛤蟆、蟲卵的水泡子、河流等,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丹頂鶴、東方白鸛、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花臉鴨、鴛鴦以及三有動物大白鷺、蒼鷺、普通鸕鶿等野生動物的主要食物源基地,這些野生動物與濕地植物一起豐富了地球生物多樣性,維護了地球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幾十億年來,地球大自然中萬事萬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動態平衡,為地球孕育出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宇宙萬事萬物的生生不息。
濕地上的丹頂鶴、瘤囊薹草與當地人在相生相克中形成的動態生態平衡,維護了地球生物多樣性,消減了自然災害發生的概率和破壞程度,延長了人類生命的長度、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
所以,保護濕地,怎么保護都不過分,用什么理由破壞濕地都是犯罪。
---哈爾濱市方正螞蟻河三角洲省級自然保護區資源保護科科長龐明路
2024年5月22日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