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既明確了現代農業發展的目標任務,也為今后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當前,生物技術已成為促進未來發展的重要科技力量,加快推進生物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應用,是黑龍江省農業快速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未來,全省應圍繞《黑龍江“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的重點發展領域,利用生物技術賦能現代農業,建立生物農業示范推廣體系,加快向農業強省邁進。
一、圍繞生物育種發力,夯實農業發展基礎
黑龍江省建有寒地作物種質資源庫和微生物種質資源庫,收集、鑒定、編目、保存小麥、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牧草等 10 余個作物的 10 萬多份種質資源,獲得種質資源信息 10 萬條以上,為發展生物育種產業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全省各涉農高校和科研院所積極開展生物育種研究,選育出一批高產、優質、抗逆抗病性強的新品種。實施水稻花培單倍體育種、完成轉錄因子對玉米的遺傳轉化、“龍粳31”成為全國年種植面積最大粳稻品種、東農55等4個品種被列為全省主推大豆品種。全省現有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4家,其中,北大荒墾豐種業投資4億元建成全國一流生物育種中心,生物技術試驗儀器設備、育種研發平臺等均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圍繞現有基礎,整合省內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種子企業優勢力量,組建省級主要農作物育種創新團隊,制定長期規劃,對育種創新團隊給予固定經費支持,持續開展種質資源創新。省級建立綜合種質資源庫,通過資源共享,指導突破性新品種選育,實現常規育種與現代育種技術的有機融合,提升黑龍江省自育品種市場占有率,不斷夯實農業發展基礎。
二、圍繞生物農藥發力,推動農業綠色發展
黑龍江省是全國農藥使用強度較低的省份,且農藥使用量呈逐年遞減趨勢。目前,黑龍江省應用的生物農藥均是殺蟲殺菌劑,常用的有14種,隨著綠色防控措施推廣和應用力度不斷加大,生物農藥使用量和防治面積逐年增加。全省生物農藥生產龍頭企業有大慶志飛生物化工和德強生物股份。其中,德強生物股份生產的寧南霉素是具有國家發明專利的新型生物農藥,已出口南美、東南亞等多個國家。
黑龍江省應充分利用農業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發優勢與企業自身經濟優勢,加快建設科研平臺,推進生物農藥的創新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提升生物農藥效能,降低產品成本,增強生物農藥市場競爭力。政府與科研部門、企業通力合作,積極利用網絡等新媒體平臺,大力宣傳,促進生物農藥廣泛應用,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持續推進。
三、圍繞生物獸藥發力,確保畜牧業健康有序發展
黑龍江省建有國內首個完全自主設計建設、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國家動物疫病防控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以哈獸研為代表的涉農院校和科研院所積極開展生物獸藥研究,成功研制禽流感疫苗、豬瘟兔化弱毒疫苗,制定了禽流感、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豬瘟、豬藍耳病、豬偽狂犬病、牛流行熱等近年危害養殖業的主要動物疫病防控指導方案。
全省現有獸藥生產企業30家,其中生物制品生產企業6家、中化藥企業24家。哈爾濱維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依托哈獸研強大的科研實力,生產的歷代禽流感疫苗均在禽流感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解決了不同禽種的有效免疫問題。
當前,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鼓勵科研院所推進自主研發,并在畜禽等獸用生物制品立項、轉化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和支持。并且鼓勵廣大科技人員走出實驗室,與省內各養殖企業進行需求對接,通過深度融合,實現互利共贏,確保畜牧業健康有序發展。
四、圍繞生物飼料發力,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
黑龍江省的科研機構已成熟掌握益生菌分離、鑒定技術、細菌生化試驗、益生菌功能鑒定、益生菌發酵飼料應用等技術,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構建了原核和真核表達平臺,成功實現了14種抗菌肽的高效表達,降低了抗菌肽生產成本;開發出無豆粕型生長育肥豬日糧,降低飼料成本8.7%。研制出含復合益生菌飼料新產品,生物飼料產業發展潛力持續增大。全省各院校及科研院所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組建了跨學科交叉團隊,推動了生物技術的轉化和應用。
全省從事生物飼料或是相關業務的企業數量達30余家。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利好政策的引導下,齊齊哈爾阜豐、大慶伊品、肇東成福等一批優質生物飼料企業相繼在黑龍江省投資落戶,黑龍江省已打造成全國重要的飼用氨基酸生產基地。目前,我省生物飼料添加劑產量已達100萬噸,產值超過75億元。
五、圍繞生物肥料發力,逐步提升耕地質量
黑龍江省是全國化肥使用量強度較低的省份。目前,黑龍江省已開發出生物肥、葉面肥、生物有機肥、生物種衣劑等產品和制劑,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保藏菌種5株。全省生物肥料應用面積近500萬畝。全省涉農院校和科研院所積極開展生物肥料研究,一批研究成果得到推廣應用。省農科院研發的新型微生物制劑或產品實現有機替代和綠色防控,促進了生態有機農業的發展。東北農業大學開發了微生物肥料在番茄上使用技術和綠色生產技術。當前,全省生產微生物肥企業將近300家,近700個肥料產品獲得國家農業農村部登記證。
黑龍江省應大力支持肥料加工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校聯建微生物肥料產業研究院和技術創新中心,強化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同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項目補貼額度,提高農戶使用生物肥料的積極性,使耕地質量得到逐步提升。
六、圍繞生物循環農業發力,持續改善資源環境
黑龍江省農業廢棄物總量較多,全省每年秸稈產生量9000多萬噸,全省年產生畜禽糞污9000萬噸左右。利用生物技術對農業廢棄物再利用,既有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還有助于延長現代農業產業鏈條。全省涉農院校和科研院所利用生物技術開展黑土地保護研究,東北農業大學研制成功的畜禽糞污/作物秸稈高效處理技術,已通過中試階段,并在省內部分市縣推廣。省農科院秸稈動物糞污腐熟造肥改良鹽堿地、改良溫室大棚土壤、生產水稻等農作物育秧基質生產技術,已廣泛應用。全省各地市縣根據當地的資源環境特點,積極發展生物循環農業。齊齊哈爾市根據當地黑土地不同類型區特點,總結推廣了以秸稈+生物有機肥翻埋還田和玉米大豆輪作為核心技術的“中厚黑土層保育模式”等6種黑土耕地保護生物利用技術模式。佳木斯市146家畜禽規模養殖場,全部利用自然發酵方式進行糞污綜合利用。
相關行政政策需加大支持力度,引導建立示范基地、開展田間觀摩,輻射帶動更多農戶,提升農業生產主體對循環農業的認知度,促使農業資源環境持續改善。
七、圍繞食用菌產業發力,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黑龍江省食用菌產業發展較快,從2007年開始連續7年以每年新增近40萬噸(鮮品)的速度爆發式增長。近幾年,產量在330萬噸上下波動,占全國總產量的8.17%,位居河南、福建、山東之后列全國第四位。黑龍江省食用菌栽培模式呈多樣化特點,主要以室內栽培為主,作物兼種、復種食用菌模式也在逐漸推廣。
據統計,全省日產萬袋以上的規模菌包企業368家,年生產量17億袋以上,占食用菌總規模的28.3%。其中,日產能力在10萬袋以上的菌包企業21家。黑龍江省食用菌加工方向以營養食品、保健食品、藥品為主。省內深加工企業重點開發復合菌飲品、酒品、多糖粉、蛋白粉、保健膠囊、凝膠糖果等新型加工產品;主要加工類型有食用菌干品加工、滑子蘑、猴頭菇、平菇、野生榛蘑鹽漬加工;猴頭菇、香菇、滑子蘑罐頭加工。
作為黑龍江省優勢產業,應積極加強政策扶持,引入專家團隊,選育良種創新栽培技術、培訓技術隊伍,引導開展差異化經營,避免同質化競爭,提升食用菌產業的優勢和創收能力,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八、圍繞中藥材產業發力,打造龍江優勢產業
黑龍江省野生中藥材資源豐富,品種有1120種,其中載入藥典的藥用植物有130種。中藥材野生撫育、仿生栽培、生態種植特色突出,部分品種在全國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其中,刺五加占80%以上,板藍根占50%以上,人參占50%以上。近年來,全省中藥材種植規模增速迅猛,種植面積增速連續保持全國第一。2022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08萬畝,藥材總產量達75.03萬噸,藥材產值196億元。
全省中藥生產企業145家,其中規模以上生產企業61家,老字號中藥企業11家,中藥企業年銷售過億元品種突破 20個??ㄋ帢I集團、珍寶島藥業、哈爾濱康隆藥業等多家企業,進入工信部 2021年度全國中藥工業百強企業榜單。
未來,黑龍江省應依托省內外科研院校,圍繞道地中藥材、優勢中藥材、特色中藥材品種,將傳統與現代育種技術相結合,逐步建立本地中藥材良種選育繁育技術體系,推廣優良道地品種、模式化栽培、有機肥替代、綠色和物理防控等技術。積極構建中藥材創新創業平臺、加強中藥材道地性研究、科技成果轉化,提升中藥產業化水平,打造龍江優勢產業。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科技農業專班)
-----
-----
原載《奮斗》2023年第7期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