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給人的感覺,汗毛直立,內心抓狂,心跳加速?印象中全是不好、恐慌。S彎走位,花斑的紋理,尖銳的蛇齒,三角的蛇頭,寫到這里,自己的腦袋嗡嗡,很不舒服。雖說蛇帶給我們恐懼,驚嚇,但不得不說,蛇是一味非常的中藥。根據其有毒,無毒,蛇在自然界又劃分眾多,今天筆者就蘄蛇給大家分享下蘄蛇鑒別,還望各位前輩多指較。
蘄蛇始載于《雷公炮炙論》,關于蘄蛇性狀的描述要追溯至宋代《本草圖經》,載曰:“其文作方勝花”,亦有附圖,根據描述和附圖,與今之所用一致。《本草衍義》增加鼻部特征,記載說蘄蛇鼻向上,與今之“翹鼻頭”特征一致。明代《本草蒙筌》載曰:“項繞真珠白點,背纏方勝花紋。因而得名,觀之獨異”,因此稱其為“白花蛇”;“頭長小角峰,尾生佛指甲,諸蛇死閉眼睛,是則開眼如活”。《本草綱目》載曰“其蛇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肋有二十四個方勝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長一二分,腸形如連珠”。后《本草匯言》、清《醫林纂要探源》均有記載。根據以上描述,古時所用蘄蛇與今之一致。目前蘄蛇收錄于2020版《中國藥典》,記錄其來源于蝰科動物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的干燥體,捕捉后除去內臟,洗凈,竹片撐開腹部,因此目前見到的蘄蛇均為圓盤狀。
整體性狀:
圓盤狀,盤徑17~34cm,體長可達2m。頭在中間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
綜合以上可知,蘄蛇具有以下特點:
1、龍頭虎口,口有管狀長牙
2、“翹鼻頭”( 吻端向上)
3、背部兩側有17~25個“方勝紋”( 黑褐色與淺棕色組成的“V”形)
4、脊椎骨的棘突較高,呈刀片狀上突
5、腹部具“連珠斑”( 黑色類圓形的斑點)
6、“佛指甲”( 尾部驟細,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質鱗片1枚)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