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domainpictures.net
撰文 | 秦芳菲
責編 | 陳曉雪
● ● ●
日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突破 400萬,死亡病例突破30萬,一系列防控措施在全球進行,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影響著幾十億人民的生活。疫情何時才能結束,是公眾迫切想知道的問題。
據《金融時報》2020年5月13日的報道 [1],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Soumya Swaminathan博士當天在《金融時報》Global Boardroom 數字會議中表示:“我會說,可能還需要4~5年的時間,我們才有希望能夠控制新冠疫情。”
Soumya Swaminathan博士表示控制新冠疫情還需4~5年。圖片來自Twitter:https://twitter.com/FT
Swaminathan 表示[1],目前來看,防控新冠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是應該是疫苗,但是還是有很多 “如果/那么,雖然/但是” 的可能性存在,包括疫苗的安全性、產量和均等分配問題。行之有效的疫苗和成功的防控措施是最終決定疫情還要持續多久的兩大重要因素。
新冠病毒可能會長期存在。最近,中國吉林出現零星新暴發新冠病例,韓國5月10日單日新確認了34例新冠肺炎病例,成為一個月內新增病例最多的一天[3-4]。這些新的確診病例或預示了二次感染的可能性。5月13日在日內瓦WHO總部的會議上,WHO 緊急項目執行理事Mike Ryan 博士表示,新冠病毒 “可能永遠不會消失”。但當問及他對于Swaminathan 的預測有何評價時,Ryan表示,沒有人能夠精確預測疫情結束的時間。即使疫苗被開發出來,控制病毒的蔓延也將會付出 “巨大的代價”。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分析[10],針對目前的情況,疫苗可能至少還是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夠被大眾所用,但是病毒有存在很大可能性突變,導致疫苗無效。引發疫情大爆發的病毒一般都是新的病毒,人體免疫系統不能夠及時反應,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但這些病毒會強迫機體產生一種全新的免疫抵抗,包括新型抗體的產生和其他的免疫系統組分。但是這往往需要很多年,在這實現之前,局勢可能早已陷入混亂。這也就是為何群體免疫的說法備受批評。
群體免疫路漫漫(圖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官網)
約翰霍普金斯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的傳染病專家 Gypsyamber D'Souza 和 David Dowdy表示[10],群體免疫的形成需要大概50~90%的人口對病毒免疫,能夠產生相應的抗體。而對于新冠肺炎這種疾病,其致死率太高,付出代價會很大。同時,我們尚且不知道 SARS-CoV-2 的抗體能在體內持續多久,數月到幾年是很可能的,但是可能并不能一直存在于整個生命過程。而且,當個體機體免疫力低下時,還有可能感染。
據《紐約時報》報道 [8],紐約市長 Andrew M. Cuomo 宣布,根據隨機取樣的測試結果,截至4月27日,紐約目前大概有21%的市民 SARS-CoV-2 抗體檢測陽性。而據發表在MedRxiv預印版的研究 [9],斯坦福大學的4月3日到4日的測試顯示,加州圣克拉拉縣大約有3%的市民SARS-CoV-2 抗體檢測陽性。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病毒對于免疫系統還是全新的,大部分人還是有新冠肺炎的風險。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的報道稱 [8],目前看來,要獲得群體免疫有如下三種可能:最壞的情形,如果我們不采取任何的安全距離措施、隔離政策等,病毒就會在數月感染很多人,醫院壓力劇增,導致極高的死亡率;最好的情形,維持現在的感染情況,甚至有所降低,直到疫苗被開發出來,這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努力,在一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中,繼續保持社交距離;最有可能的情形則是介于兩者之間,可以在感染率有所下降的時候,適當放松隔離政策,但是如果感染情況增加,可能需要重新開啟相應的封閉政策,長期的政策來保證不會出現大暴發或者激增,直到疫苗出現。
疫情的爆發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問題,美國正在逐步開放各州[7]。但WHO提醒[11],過早解除限制,重新開放經濟,可能會導致陷入更加嚴重的經濟和健康災難。目前已經有亞拉巴馬州、南達科他州、得克薩斯州等多個州,在開放經濟后,看到了顯著的新冠肺炎病例的增加。
任由新冠肺炎發展,后果會很嚴重,靠自然感染形成群體免疫也不是個主意。COVID-19 致死率還是個未知數,據目前的數據來看,其致死率是流感的10倍以上,尤其對于老年人和免疫系統較差的人群來說非常危險[10]。
科學家們還在非常努力地研發疫苗,但是要想在2020年全面實現疫苗普及或者群體免疫幾乎不現實了。現在,最多可以期望,抗體檢測的質量能夠提高,我們能夠獲得更多信息,了解具有抗體的病人是否會發生二次感染。而保持社交距離還需要持續一段時間,但可能不會像現在這么嚴格。在疫苗開發并普遍應用前,我們的生活估計很難恢復正常的狀態了[10]。
參考資料
1.WHO’s chief scientist offers bleak assessment of challenges ahead. https://www.ft.com/content/69c75de6-9c6b-4bca-b110-2a55296b0875
2.WHO warns it could take up to 5 years before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is under control. https://www.cnbc.com/2020/05/14/coronavirus-who-warns-it-could-take-up-to-5-years-to-control-pandemic.html
3.China's Jilin reports 4 new COVID-19 case. 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20-05/15/c_139058877.htm
4.'It isn't over': South Korea records 34 new Covid-19 cases, the highest in a month.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0/may/10/it-isnt-over-south-korea-records-34-new-cases-the-highest-in-a-month&usg=AOvVaw1cTpgIhQE739bIJFnbrxKu
5.How the COVID-19 Pandemic Could End.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ow-the-covid-19-pandemic-could-end1/
6.When And How Will COVID-19 End? https://medicalfuturist.com/when-and-how-will-covid-19-end/#
7.See Which States Are Reopening and Which Are Still Shut Down.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0/us/states-reopen-map-coronavirus.html
8.Cuomo Says 21% of Those Tested in NYC Had Virus Antibodies. https://www.nytimes.com/2020/04/23/nyregion/coronavirus-new-york-update.html
9.COVID-19 Antibody Seroprevalence in Santa Clara County, California.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4.14.20062463v2
10.COVID-19 and the long road to herd immunity. https://hub.jhu.edu/2020/04/30/herd-immunity-covid-19-coronavirus/
11.WHO officials warn of ‘vicious cycle’ of economic and health disasters if coronavirus restrictions are lifted too quickly. https://www.cnbc.com/2020/05/13/coronavirus-who-officials-warn-of-vicious-cycle-of-economic-and-health-disasters-if-restrictions-are-lifted-too-quickly.html
制版編輯 | 皮皮魚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