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有關稀有鮈鯽的文獻有55篇,除關于分類和生物學研究的論文21篇以外,其余34篇都是稀有鮈鯽作為實驗魚應用的報道。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已有十幾個大學和科研單位使用稀有鮈鯽開展科學研究,這些工作涉及魚病學、遺傳學、環境科學、胚胎學、生理生態學等領域。在魚病學領域,王鐵輝等證實稀有鮈鯽對草魚出血病病毒異常敏感,可以將稀有鮈鯽作為草魚抗出血病病毒育種研究的模型。由于采用稀有鮈鯽作為研究材料,克服了采用草魚時個體大、世代周期長、繁殖期短、飼養與取材難等困難,從而大為加速了草魚抗出血病病毒育種研究的進程。
在環境科學領域,許多試驗證實,稀有鮈鯽對重金屬、農藥等化學品非常敏感,是進行化學品毒性測試和環境水樣毒性試驗的理想材料。周永欣等建立了稀有鮈鯽的5天和7天亞慢性毒性試驗模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不僅利用稀有鮈鯽進行了魚類毒性試驗,而且將稀有鮈鯽作為受試生物列入《國家環境保護局合格實驗室準則(1996)》和《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在二惡英的生態效應和早期預警研究方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稀有鮈鯽對2,3,7,8-TCDD極其敏感,低濃度下可致畸、致死、肝細胞受損。低濃度的2,3,7,8-TCDD即可誘導EROD酶活性,且酶的活性與暴露濃度有極好的劑量-效應關系,證明EROD生物測試法是一種快速、簡單、靈敏的生物方法,可作為生物標志物評價魚體不同發育階段的毒性效應和生物積累。目前,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正利用稀有鮈鯽為試驗材料在"評價內分泌干擾物長期低劑量暴露影響的魚類實驗模型"、"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的生物篩選"等方面開展工作。
在遺傳學領域,已有研究者開展了染色體組操作、DNA含量測定、細胞色素b序列測定等方面的工作。此外,賈方均等進行了稀有鮈鯽人工雌核發育、人工雄核發育的研究,建立了稀有鮈鯽單性發育技術,為快速建立純系提供了一條新途徑。鐘家玉等用稀有鮈鯽作材料,優化了魚類電脈沖-精子介導轉基因方法。胡煒等通過異種核移植、連續核移植對魚類核質關系研究中的基礎問題進行了探討。由于魚類繁殖量大,體外受精、體外發育等特點,使進行轉基因、克隆等技術操作時較使用哺乳動物進行實驗方便許多,特別是稀有鮈鯽一年四季都可繁殖、且性成熟快,因而遺傳學研究的理想材料。
稀有鮈鯽(Gobiocypris rarus)隸屬于鯉形目鯉科,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小型魚類,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盆地西部邊緣,多棲息于稻田、溝渠、水洼等小型水體中。室養條件下稀有鮈鯽具有周年繁殖、性成熟快、產卵批次多、胚胎發育可人為控制等4大特點,再加上它具有單型種、溫度適應范圍廣、飼養管理方便、卵膜透明等一系列作為實驗魚的優點,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適合作為實驗動物的魚類。從1990年開始,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其生物學背景、飼養管理技術、品系培育等方面開展了實驗動物化研究,并通過提供實驗魚、相關信息與技術支持等途徑推廣它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陸續研究制定稀有鮈鯽實驗動物質量和相關條件標準、檢測技術標準與規范以及多個毒性試驗國家環保標準,建立清潔級種群和資源保存基地。作為一種標準化的魚類實驗動物,稀有鮈鯽將在化學品測試、毒理學、遺傳學、疾病機理與藥物篩選等領域中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