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加大重要生態功能區和生態脆弱區保護力度
“林長+法治”守護生物多樣性之美
許飛 本報駐營口記者 齊嵐
今年以來,營口市不斷探索“林長+法治”新模式,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協作,依法懲處破壞森林、草原、濕地、野生動植物等違法犯罪行為,強化濕地資源、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加大重要生態功能區和生態脆弱區保護力度,為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安全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法治化保護機制。
守護萬物生靈
促進和諧共生
記者從營口市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營口市目前有野生動物種類66科286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4種、省級保護動物60余種。木本植物40科87屬181種,草本植物50科124屬183種。為守護好這些野生動植物,營口市緊緊抓住“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愛鳥周”“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等時機,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全社會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法治意識,逐步構建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社會行動體系,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2021年,營口市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多部門建立了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部門間聯席會議,常態化組織林草、公安、市場監管、海關等執法力量對野生動植物重要分布地、集群活動地及候鳥繁殖地等進行監督檢查,保持高壓打擊態勢。2024年初,營口市市級林長簽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令》(營口市2024年第1號林長令),以“林長制”助推野生動植物保護,把野生動植物保護融入地方工作大局,一體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與鳥獸同坐
看水流花開
營口市自然濕地主要分布在大遼河入海口及下游灘涂。大遼河口還是全球9條鳥類遷徙通道之一的重要補給站,每年4月上旬到5月上旬,大批鸻鷸類(以斑尾塍鷸、大濱鷸等為主)水鳥聚集到這里做短暫停留,數萬只候鳥飛舞的景象,形成了“鳥浪”奇觀。2005年,營口市人大出臺了《關于加強永遠角區域生態保護的決定》,劃定入海口4200畝原生態濕地不再開發利用,以立法的形式保護濕地生態環境。其后,營口市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相關部門實行濕地分類管理,多措并舉修復濕地生態環境。隨著不斷加強濕地保護修復,永遠角濕地生態狀況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這片“城根濕地”綠水漣漪,野鳥飛翔,充滿生機。
2022年,一對野生丹頂鶴來到永遠角濕地安家,并成功過冬。次年3月,它們在永遠角自然孵化兩只雛鳥。2024年4月,丹頂鶴在營口實現了第二次自然繁育,孵化出一只雛鳥。丹頂鶴連續兩年在營口越冬并自然繁衍,離不開營口市民的關心愛護。依托“林長+志愿者”機制,數十名志愿者林長積極參與永遠角濕地巡查巡護,實時監控濕地周邊環境變化,確保了丹頂鶴安全棲息。永遠角濕地也成為網紅打卡地,每年春天,市民在這里與鳥獸同坐,看水流花開,遇見生物多樣性之美。
保護綠色瑰寶
留住歷史記憶
古樹名木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寶貴資源,是承載文明記憶的“活化石”,見證著一座城市的文化和歷史發展。據統計,營口市現存古樹名木120株。其中:一級古樹16株、二級古樹12株、三級古樹83株,名木9株。千年古樹5株,分別為白蠟1株(2600年)、油松2株 (1200年)、國槐2株(1000年)。這些古樹名木承載著營口這座城市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寄托著人民群眾的鄉愁情思。近年來,在推深做實林長制帶動下,營口市各級黨委、政府統籌全面保護與分類施策,嚴格保護古樹名木及其生境,實行“一樹一策”科學救治和保護措施。不斷建立健全法治和政策體系,編制保護規劃,建立普查鑒定、管護巡查等制度,構建起古樹名木保護法治化網絡體系。隨著古樹名木保護修復力度不斷加大,市民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這座城市綠意更濃。
生態環境事關民生福祉,青山綠水離不開法治保障。世界最美,是和而不同。營口市林業和草原局努力繪就“萬物并秀,和合共生”的藍圖,奮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