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官網6月12日消息,武漢植物園發現了唇形科紫珠屬新物種——永順紫珠。該物種因植株匍匐、葉片常綠、果實白色、葉柄間無橫隔線等特征,與紫珠屬其他物種有顯著區別。
永順紫珠。圖/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王雨婉
6月14日,武漢植物園園藝保育中心徐文斌工程師在接受九派新聞采訪時表示,“永順紫珠”在武漢植物園磨山園區引種栽培了10余年,之前因其“葉片常綠”的特征,一直被稱作“常綠紫珠”,但所有植物學資料都查詢不到“常綠紫珠”這個物種,其真實“身份”一段時間以來成為一個謎題,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和關注。近年來,為了建設紫珠屬植物種質資源庫,科學保護紫珠屬植物的遺傳多樣性水平,植物園對原產我國的野生紫珠屬植物資源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和收集。
“隨著調查的深入,我們逐漸認識到,這個所謂的‘常綠紫珠',跟現有的所有紫珠都不一樣,很可能是一個未被報道的新物種,于是我們對十幾年前引種它的地點,進行了回訪。”徐文斌說,“我們在野外整整搜尋了兩天,終于在大山里發現了它的一個很小的群落。”
據武漢植物園官網介紹,科研人員查閱了“常綠紫珠”歷史引種記錄后,于2023年3月對原產地湖南永順縣杉木河林場進行了回訪,結合詳細的形態對照和分子系統學分析,確定其為唇形科紫珠屬新物種,并依據模式標本產地將其命名為“永順紫珠”。
永順紫珠形態特征。圖/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官網
徐文斌表示,收集紫珠屬植物資源,有利于物種多樣性的保護,對防止野外有用基因的丟失有重要意義。
我國紫珠屬植物中很多種類是傳統的中藥材,是重要的中醫藥戰略資源。除藥用價值外,紫珠屬植物花朵密集,果實顏色獨特而艷麗,是良好的花果兼備的園林景觀資源植物,具有較高的開發利用價值。
近年來,武漢植物園致力于建設紫珠屬植物種質資源庫,通過種質交換、野外引種、委托引種等多種渠道,收集紫珠屬植物共計49個分類單元(含變種、變型),已占國產紫珠屬植物資源的75%。本次新物種永順紫珠的發表,是武漢植物園紫珠屬植物種質資源庫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成果之一。
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王雨婉 記者 梁霞 通訊員 江珊
【來源:九派新聞】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