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中國工程院朱教君院士、青海理工學院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專任教師、生態學雜志編審一行4人來青海湖濕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考察調研。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劉青春、管理局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處副處長孫建青、青海師范大學教授兼青海湖濕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站長陳克龍陪同調研。
劉青春副局長分別從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生態環境監管、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科學研究和保護區歷史沿革等進行了全面介紹;孫建青副處長圍繞生態站設立、功能定位、作用發揮和相關研究成果以及清華大學、青海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社會實踐成效等方面進行了重點介紹;陳克龍站長就生態站概況、儀器設備、示范項目、課題研究、專利成果、存在問題與未來展望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
會后,調研人員分別赴生態站、江西溝觀測樣地實地考察了站點內成果展示、儀器運行和生態系統呼吸觀測等情況。朱教君院士指出:“青藏高原生態系統是獨特的,青海湖作為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屏障,生態環境監測與研究尤為重要,生態觀測系統應實現全自動、遠距離的數據傳輸,實現生態觀測數據實時化、長期化監測體系的搭建”。
青海湖濕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聚焦濕地生態系統發展前沿和熱點科學問題,以原位觀測、研究、示范、共享為功能定位,主要開展高原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生態健康評估和高寒濕地資源數據監測研究,通過多年的觀測和試驗研究,積累了青海湖濕地生態系統基礎研究資料,建立了較完整的高寒濕地生態系統動態監測及量化體系,形成了“一站七點”的監測布局。
下一步,我局將持續與省內外科研院所、高校合作交流,不斷加大科研平臺建設、理論創新、技術研發,實現資源監測科研化、科研成果科普化,有效提升青海湖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促進青海湖生態保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