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地球日嗎?
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 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于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并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2024年4月22日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主題為“全面戰塑”,面對日益惡化的地球生態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行動起來,用自己的行動來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
地球上每一個大陸都有山地,山地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獨特的人文魅力、優越的生態環境。山地是一個復雜而脆弱的生態系統,具有明顯的地形、高度和氣候條件差異;山地是世界的水源地,向至少一半全球人口提供家用、灌溉、工業和水電淡水;山地還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儲蓄庫。
世界地形圖
跟著山地君一起了解一下
世界典型山地資源現狀
↓↓↓
亞洲·喜馬拉雅山脈
亞洲山地分布圖
喜馬拉雅山脈位于中國和尼泊爾兩國邊界東段,它的南坡在尼泊爾境內,為薩加瑪塔國家公園,北坡在中國西藏境內,為珠穆朗瑪自然保護區,二者接壤。
這里的山大多由結晶巖系構成,曾經是新特提斯海(即古地中海)的一部分, 大約從6500萬年前開始隆起,到1300萬年前左右,珠峰到達現在的高度。由于處于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地帶,現在每年依然以1厘米的速度長高。
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地形極端險峻,海拔8848.13米。珠峰地區及其附近高峰的氣候復雜多變,即使在一天之內, 也往往變化莫測。
這里瀕危生物物種極為豐富,其中有8種中國一類保護動物,如長尾灰葉猴、熊猴、喜馬拉雅塔爾羊、金錢豹等。薩加瑪塔國家公園中的珍稀動物有費鹿、雪豹等,鳥類 品種多達118種之多;植物以喜瑪拉雅雪松和尼泊爾國花杜鵑為代表, 還有銀樅、杜松、銀樺等名貴植物。
歐洲·阿爾卑斯山脈
歐洲山地分布圖
阿爾卑斯山脈西起法國東南部的尼斯,經瑞士、德國南部、意大利北部,東到維也納盆地,呈弧形貫穿法國、瑞士、德國、意大利、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六個國家,綿延1200千米。
大約在1.5億年以前,現在的阿爾卑斯山脈還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隨后陸地逐漸隆起,形成了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整個山區的地殼至今仍不穩定,地震頻繁。
近百萬年以來,歐洲經歷了幾次大冰期,阿爾卑斯山脈形成了典型的冰川地形,許多山峰巖石嶙峋,角峰尖銳,山區中還有很多深邃的冰川槽谷和冰磧湖。直到現在,阿爾卑斯山脈中還有1000多條現代冰川,總面積達3600平方千米。阿爾卑斯山除了主山系外,還有四條支脈伸向中南歐各地。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
阿爾卑斯山脈的氣候成為中歐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南歐亞熱帶氣候的分界線,冬涼夏暖。這里植被呈明里的垂直變化,由下至上分別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下部是混交林上部是針葉林的森林帶、高山草甸帶。動物主要有阿爾卑斯大角山羊、山兔、雷鳥、小羚羊和土撥鼠等。
北美洲·落基山脈
北美洲山地分布圖
落基山脈北至加拿大西部,南達美國西南部的得克薩斯州一帶,幾乎縱貫美國全境和加拿大西部,南北長約4500多千米。
這里最初為巨大的地槽地區,到白堊紀初期還只是淺海,第三紀時發生了大規模的造山運動、火山爆發,地殼發生了強烈的褶牌與壓縮,山脈再度隆起,形成了高大的花崗巖山系。
洛基山脈為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干,由許多小山脈組成,其中有名稱的就有39條。大部分山脈平均海拔在2000米—3000米,有的超過了4000米,最高峰埃爾伯特峰海拔4399米。由于第四紀冰川的作用,形成了陡峭的角峰、冰斗、槽谷等冰川侵蝕的地貌特征。
美國境內的洛基山脈以東地區一部分屬溫帶闊葉林氣候,西部內陸高原多屬溫帶草原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加拿大境內的洛基山脈地區晝夜溫差很大。
這里植被呈垂直分布的特點,達格拉斯黃杉、黃松、落葉松、巨型金針柏、糖械、紅杉、云杉等林種分布較廣。常見野生動物有黑熊、狼、駝鹿、麋鹿、旱獺、老鷹、魚鷹等。
南美洲·安第斯山脈
南美洲山地分布圖
安第斯山脈坐落于南美大陸的西部邊緣,緊靠太平洋,北起加勒比海的特立尼達島,南到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島,跨越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等7個國家,全長約8900千米。
形成的年代較晚,在構造體系上屬于科迪勒拉山系,是年輕的褶皺山脈,地質構造非常復雜。一般來說,由白堊紀時代形成的花崗巖組成,褶皺和斷層占了大多數。
這里由一系列平行山脈和橫斷山體組成,間有高原和谷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最高峰阿空加瓜山海拔6959米,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它的東南兩側有很多現代冰川和冰川湖。
北段低地和低坡地帶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7°C以上,年降水量多超過2000毫米。
植被類型復雜多樣,隨緯度、高度和坡向而異。北段低坡生長著大片闊葉雨林,熱帶常見經濟作物有香蕉、甘蔗、可可、椰子等。駱馬是這里的著名動物。
非洲·乞力馬扎羅山脈
非洲山地分布圖
乞力馬扎羅山脈位于坦桑尼亞東北部,鄰近肯尼亞,坐落于南緯3°4',距離赤道僅300多千米,是坦桑尼亞和肯尼亞的分水嶺。整個山脈東西綿延50千米左右,總面積為756平方千米。
乞力馬扎羅山實際上有三座火山,通過一個復雜的噴發過程將它們連接在一起。最古老的火山是希拉火山, 它位于主山的西面,曾經很高,據認為伴隨著一次猛烈的噴發而坍塌,現只留下一高3810米的高原。次古老的火山是馬文濟火山,附屬于最高峰的東坡。三座火山中最年輕、最大的是基博火山,它巨大的火山口構成的扁平山頂,構成了乞力馬扎羅山的特征。
乞力馬扎羅山有兩個主峰,一個叫基博,另一個叫馬文濟,兩峰之間有一個10多千米長的馬鞍形的山脊相連。
這里氣候跨度很大,從山腳向上至山頂由熱帶雨林氣候直至冰原氣候。森林地帶的野生動物有大象、水牛、大 羚羊、疣猴、印度豹、南非野豬、樹貓、美洲豹等。偶爾還有獅子出沒。植被繁茂,獨特的植物有德肯尼半邊蓮、乞力馬扎羅千里光、蠟菊等。
本文由國際山地旅游聯盟“兩微一網”綜合整理
圖源國際山地旅游聯盟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