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創新浪潮已至,AI將與互聯網一樣,帶來新一輪范式革命,人類社會將進一步加速發展。我們精心準備,重磅推出【智能時代專題】,目前已規劃121篇深度原創研報,將全方位梳理AI產業、技術、代表性公司等發展歷史、現狀、趨勢,展望智能時代未來圖景,挖掘投資機會。
智能時代專題:AI+生物能源
免費版2,331字,預計閱讀6分鐘
完整版14,583字,歡迎付費解鎖
一、能源是人類社會發展重要驅動力,化石能源占主導地位,新能源快速發展。
人類社會不斷進步,伴隨對能源開發與利用技術發展。人類學家萊利·懷特曾說,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文化發展程度與每人每年平均獲取與投入使用能量直接相關。
石器時代,遠古人類平均每人每天消耗0.4萬卡路里;1500年,人類平均每人每天消耗2.6萬卡路里;21世紀,人類平均每人每天消耗21.4萬卡路里,相比石器時代遠古人類能量消耗增長526倍,相比1500年人類能量消耗增長7.2倍。
太陽是地球最主要能量來源,目前被利用太陽能源只是極少部分,未來發展空間巨大。真正到達地球的輻射能,只有不到0.05%通過光合作用,被轉化成植物體內新的化學能儲存,為更高階生物提供能量基礎。
太陽由核聚變產生能量,通過電磁能(太陽能、輻射能)形式到達地球,涵蓋波長范圍廣泛,包括可見光等,約30%被云層與地表反射,約20%被大氣層與云層吸收,約50%被海洋與大陸吸收,轉化成熱能輻射到太空。
從古至今,人類對能源利用,經歷生物能源,到化石能源,再到可再生能源轉變。能源利用形式變化,反映人類對能源需求、環境影響、可持續發展之間關系認識的深化,體現出人類對能源利用的不斷優化與對環境責任的不斷增強。
工業革命以前,生物能源是人類利用最主要能源形式,鉆木取火、伐薪燒炭等,滿足人類基本能源需求。隨著工業革命到來,帶來化石能源大規模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氣等成為人類利用最主要能源形式,這些能源推動全球工業化進程,同時帶來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等問題。
面對化石能源帶來問題,人類積極尋求更加可持續的能源解決方案。碳中和背景下,應對氣候變化與加快能源轉型,成為各國共同面臨重大挑戰與緊迫任務。隨著全球能源結構不斷變革,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
當前世界能源結構,仍以化石能源為主,石油、煤炭、天然氣占據大部分能量來源,人類所需82%能源目前來自化石能源,其余18%來自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漸增加,目前占比約7.5%,太陽能、風能貢獻主要增量;生物能源在全球能源結構中占比很低,隨著技術進步與對可持續能源需求增加,未來占比將有所提升。
二、生物能源來源豐富,形式多樣,有望成為能源結構轉型關鍵力量。
生物能源,作為新能源領域重要組成部分,展現出廣闊應用前景。目前生物能源,作為國際公認0碳可再生資源,已通過發電、供熱、供氣等方式,用于工業、農業、交通生活等領域。
未來通過持續技術創新、政策支持、產業鏈協同等,生物能源有望在人類能源結構中占據更重要地位,幫助減少人類對化石能源依賴,推動能源可持續發展,為實現全球碳中和目標做出貢獻。
世界生物質能協會數據,目前全球利用生物質生產的能源約58EJ(1艾焦EJ=10的18次方焦耳),占全球能源生產總量10%。21世紀初以來,受益全球政府出臺激勵措施,生物質能以3.7%增幅穩步增長。
生物能源,是來自自然界生物體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來源豐富多樣。生物能源來源,主要有農林廢棄物、能源作物、林業資源、藻類等水生植物、生活垃圾、畜禽糞便、有機污水與工業有機廢水等,相比化石能源,來源更廣泛。
人類每天生產生活,都有大量工業垃圾、農業垃圾、廢水、廢料產出,加上自然界產生的大量枯木、落葉等廢棄物,即使不被利用,這些垃圾處理也是困難工作,基于生物能源技術,實現對這些垃圾再次開發利用,有望變廢為寶,實現能源生產與環境保護雙重目標。
相比化石能源與其他新能源,生物能源具有可再生性、環境友好性、廣泛分布、有助能源安全、推動產業發展等優勢,隨著技術進步與社會對可持續能源需求增加,生物能源潛力將得到更充分挖掘與利用。
生物能源是唯一一種可再生的碳源,這意味著它可在不增加大氣二氧化碳凈含量情況下提供能源,有助減緩全球氣候變化。生物燃料在燃燒時釋放二氧化碳,植物生長過程中已吸收相應二氧化碳,因此可實現碳中和;過程中不是沒有二氧化碳排放,而是利用植樹等自然方式補充等量氧氣,與人們排放二氧化碳相抵,達到平衡。
三、生物能源儲量巨大,使用類型多樣,目前開發利用程度低,發展潛力大。
全球每年通過植物固定太陽能,帶來巨大能源含量,從儲量看,生物能源成為繼煤炭、石油、天然氣之后第4大能源類型。
世界自然基金會預計,全球生物能源潛在可利用量達350EJ/年,約合82億噸標準油。中國《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統計,中國生物能源潛力約5億噸標準煤/年,隨著造林面積擴大與經濟社會發展,未來生物能源潛力可達10億噸標準煤/年。
中國國家能源局數據,中國農林剩余物與生活垃圾等生物質資源,年產量超過35億噸,可開發生物質能,相當于約4.6億噸標準煤;目前這些生物質資源開發利用量不到5億噸,利用率不到14%,已實現碳減排約2.2億噸。
生物能源具有多種使用類型,展現廣泛應用潛力。生物能源涵蓋從直接燃燒,到復雜轉化過程的廣泛應用,展示生物能源多樣性與靈活性,可在不同領域與行業中發揮作用,支持能源可持續供應與減少環境污染。根據開發利用方式劃分,生物能源主要包括生物質發電(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農林生物質發電、沼氣發電等)、生物燃料(生氣燃氣、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質清潔供熱等類型。
國內外機構對生物能源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60年,生物能源在全球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將達17%。中國生物能源產業發展備受期待,《全球能源與氣候展望》報告預測,到2030年,生物能源在中國終端能源中占比可達10%。
中國、美國、歐盟等主要政府部門,加大對生物能源重視程度,發布相關產業政策。近年來,全球政府部門對生物能源重視程度更加,多個國家已將發展生物能源產業納入到各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
AI作為重要生產力工具,在生物能源領域有廣泛應用。AI為提升效率、優化流程、推動創新、環境監測等提供重要支持,推動生物能源產業智能化與可持續發展,幫助生物能源領域迎來更多創新與突破。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