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戰略先導專項(A類)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CASEarth)資助的《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0版》正式在線發布!與2019年的該名錄所收錄的106509個(物種94260個,種下單元12249個)相比,2020年度的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加到了122280個(物種110231個,種下單元12049個),其中物種新增15971個。本名錄的更新、新增和完善進一步讓世界了解到了中國作為生物物種資源大國的無窮魅力!
由中國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發表的姑婆山馬鈴苣苔Oreocharis tetrapterus F.Wen, B.Pan & T.V.Do(圖1),繼2019年同為該中心發表的珙桐狀報春苣苔Primulina davidioides F. Wen & Xin Hong(圖2)再次榮登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封面彩照植物之后,連續兩年被選為代表中國年度高等植物新分類群的代表物種,凸顯了我國苦苣苔科植物的豐富物種多樣性和近年來的取得的豐碩成果!
廣西地處中國(西南)—中南半島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植物多樣性極其豐富。姑婆山馬鈴苣苔目前僅在廣西賀州市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轄區內有發現,已知僅一個居群約50余個個體,按照IUCN的瀕危等級評價標準,該種被評估為“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
中國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設址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桂林植物園,目前設有上海植物園、深圳仙湖植物園、貴州省植物園和安徽大學等4個分中心,自2014年正式掛牌以來,該中心先后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7個,發表新分類群50余個,發表論文56篇,科研成果獲省級自然科學獎一項,報春苣苔屬和石山苣苔屬的雜交和選育的新品種48個獲得國際登錄,為致力于中國苦苣苔科植物種質資源調查、收集、瀕危評價、物種保育和可持續開發利用作出了貢獻。
姑婆山馬鈴苣苔和珙桐狀報春苣苔,這兩種美麗的瀕危植物的發現和正式發表均得到了中國科學院科技服務網絡計劃(KFJ-1W-No1、KFJ-3W-No1)的支持。
圖1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0版》封面
圖2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19版》封面
圖片來源:《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官方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