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珊瑚蛇 是一個有毒蛇種,分布于美國南部、墨西哥東北和中部。在分類學上,德州珊瑚蛇曾經是東方珊瑚蛇(Micrurus fulvius)的一個亞種,但經過生物學的研究確認,德州珊瑚蛇的特點足以成為一個獨立的種。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爬行綱 Reptilia
目:有鱗目 Squamata
科:眼鏡蛇科 Elapidae
屬:珊瑚蛇屬 Micrurus
種:德州珊瑚蛇 M. tener
德州珊瑚蛇,全長大約60厘米,一些大型的個體可達120厘米。雌性較大。
德州珊瑚蛇與人類的比例參考
德州珊瑚蛇的身體構色主要以黑色、黃色及紅色為主,外表鮮艷奪目。在野外發現過缺乏黑色素(白化)、缺乏紅色素,以及奶油色與全黑色的德州珊瑚蛇。
多種體色變化
蛇鱗平滑,頭部較圓,雙眼有著圓型的瞳孔。
德州珊瑚蛇與東方珊瑚蛇相比,除了外觀有差異外,長度也稍大一些,另外德州珊瑚蛇的毒液量也更大一些。
德州珊瑚蛇的腹部
德州珊瑚蛇行蹤神秘,很少與外界接觸,通常會躲藏在陰暗的地方,或地洞之中。它們是夜行性動物,主要捕食其它居于地下的小型蛇類,以及生存在地底的小型動物。另外,它們也會進食小型的蜥蜴,但卻很少食用嚙齒動物。
德州珊瑚蛇極少與人類接觸,總是在第一時間逃離人類,但是被抓住或遭到騷擾時它們會發動攻擊。如果過于靠近它們,也有可能被咬傷。
德州珊瑚蛇在準備攻擊人類之前,總是會晃動身體,這樣的行為被多次記錄。
被咬后的傷口
德州珊瑚蛇的牙齒相當具侵略性,能有效地傳輸蛇毒,但輸送量并不算多。它們的前齒是空心的,當它們咬著獵物時,只要輕輕施壓,就能把毒液從毒囊透過牙齒傳輸至獵物身體。
雖然這種蛇毒具備攻擊性,但由于其牙齒構造令它們必須要持續咬著獵物一段時間,才能把一定分量的毒素傳至對方身體中,這一點與蝰蛇相比,效率無疑是較低的。很多時候,珊瑚蛇的咬擊并未能向獵物傳輸毒素,但不管是被體型多小的珊瑚蛇所咬擊,處理時都應該認真謹慎,并迅速加以醫治。
德州珊瑚蛇擁有強烈的神經毒素,能破壞神經系統及肌肉系統之間的聯系。
在美國已有抗珊瑚蛇毒的血清,自1970年代以來,直到2006年為止,在美國還沒有因被珊瑚蛇所咬致死的個案。
在獲得抗蛇毒素之前,珊瑚蛇毒死亡率估計為10%,死亡主要是由于神經性毒液引起的麻痹導致的呼吸或心血管衰竭。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